①清塘消毒:魚種放養前10天要對池塘進行清塘消毒劍水蚤。可用生石灰150~200千克/畝帶水清塘,殺死野雜魚、病菌及敵害生物。魚種下塘前可用水花網拉1次,清除池中蝌蚪、田螺、野雜魚以及其它雜物等,防止其與匙吻鱘爭食,減少餌料浪費。平時沖水時也應在進水口安裝篩網,防止兇猛魚類等進人吞食匙吻鱘魚種。此外,為了有利匙吻鱘攝食和食場衛生,應定點設置餌料場,餌料場的數量以每畝設置1~2個為宜,布局要合理。
②水質培肥劍水蚤:清塘消毒后2~3天,即應施人基肥進行水質培肥,通常為人糞尿、雞糞、豬糞等,每畝用量500千克左右;也可向池內潑灑豆漿進行水質培肥,每畝用量5~10千克。水質培肥標準以在魚種入池時紅蟲達到高峰期為最好。應注意施基肥時不應太多,以防魚苗人池后即出現缺氧浮頭。當試水表明清塘藥物毒性徹底消失,水質轉肥后即可進行魚種投放。
⑶魚種放養:當水溫達到15℃左右,應盡早安排投苗,因氣溫較低,可以減少苗種運輸中的死亡率,同時能夠延長生長時間,提高出池規格和產量劍水蚤。應選擇6厘米以上規格、體質健壯,游動活潑,無傷無病且吻完全長出的魚種進行投放。魚種運回后,不應立即放入池中,應先將氧氣袋平放入池水中,適溫1個小時,待袋內水溫和池水水溫溫差趨一致時方可開袋,用2%~5%的食鹽水洗浴15~20分鐘后再放入池中,放苗時盡量選擇在上風口為宜。匙吻鱘魚種的放養密度一般為500~1000尾/畝,如果餌料不足,也可以每畝放養100尾左右,并隨著個體的增長,逐漸分疏。養殖匙吻鱘的池塘還可混養其它魚類,除了搭配底層魚類外,還可以搭配草食性魚類和濾食性魚類。但要注意混養魚的規格必須小于匙吻鱘,養殖中應謹慎搭配花白鰱,以免發生爭食,混養魚類總量與匙吻鱘之比宜為1:5左右。
4劍水蚤、餌料投喂
主養匙吻鱘的池塘,水中天然餌料一般不能滿足匙吻鱘的生長需要,必須補充投喂人工配合飼料,一般投喂蛋白質含量30%以上的浮性飼料,即可滿足其生長的需要。日投餌量按匙吻鱘體重的3%~5%來確定,投餌應遵循“四定”投餌原則,主要根據水溫劍水蚤、魚體大小、匙吻鱘的吃食情況以及氣候因素等靈活掌握,每天上午8~9點,下午7~8點各投餌一次,上午占日投餌量的30%,傍晚占日投餌量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