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食蟻獸圖片,斑鬣狗是僅次于獅子的二當家,地位穩居花豹之上。那么,它如果對戰作為貓科老三的美洲豹,是否有一戰之力?或者說,美洲豹能否輕易干掉斑鬣狗?
斑鬣狗
美洲豹又叫美洲虎食蟻獸圖片,是拉丁美洲的霸主。成年雄美洲豹通常重60-105千克,雌美洲豹40-80千克。雄美洲豹相當于一只小號的雌獅,而雌美洲豹等同于大雄花豹。斑鬣狗體重多在45-75千克,斑鬣狗比雄花豹略大,是雌花豹的近兩倍重。
實戰參考美洲豹對戰斑鬣狗還是要參考花豹。鬣狗和花豹這倆冤家在非洲沒少打架食蟻獸圖片,主要是搶食物,通常是鬣狗攻花豹守,偶爾也反過來。食物爭奪戰的結果各不相同,有時單只鬣狗就能攆走兩只以上花豹,也有時一只花豹能在好幾只鬣狗面前守住獵物。戰斗的結果與其說反映了雙方的實力,倒不如說更多取決于雙方的戰斗決心和意志。
最有爭議的是花豹和鬣狗的單挑食蟻獸圖片。在南非多個保護區工作過的Peter Turnbull-Kemp稱,花豹有能力在單只鬣狗面前守住獵物。而在肯尼亞工作了大半輩子的Jonathan Scott認為,雌豹很容易被鬣狗擊退,雄豹更有能力也更有膽魄與鬣狗一戰。
Trebor Carnaby的總結更全面食蟻獸圖片,他說沙漠地區的豹由于體型小,通常不敢迎戰鬣狗,而稀樹大草原上的豹就沒那么容易退卻了。成年雄豹和成年斑鬣狗實力相當,在一對一較量中沒有哪一方能占絕對優勢,而雌豹和未成年豹就不是鬣狗敵手。
很多戰例體現了雄豹和雌豹對鬣狗的不同態度。2010年,在馬特希里河地區,一只雌豹和她的崽——一只亞成年雄豹被鬣狗搶了獵物,媽媽爬上樹逃避,而兒子就在樹下等著,顯然他不怕鬣狗。
盡管大群鬣狗有不少殺死圍攻并殺死花豹的記錄。但在雙方數量相近情況下的較量中,花豹占優勢。克魯格公園有只超強悍的雄豹殺死過多只落單的鬣狗(已知其中一只是亞成體)。在倫多洛里保護區,有兩只雄豹兄弟小時候目睹了媽媽的獵物被一只鬣狗搶了去,他們顯然不認同母親明哲保身的價值觀,當他們長到兩三歲就開始結伙攻擊落單鬣狗,將其殺死并拖上樹。
與之相反,鬣狗少有單殺花豹的記錄。唯一可查的是在菲達私人狩獵保護區,有只亞成年雄豹被一只斑鬣狗嚴重咬傷。戰斗持續了很久,雄豹頸部、肩部和軀體后部都被嚴重咬傷,后死于鬣狗咬傷引發的敗血癥。鬣狗本就是群居動物,比單殺對鬣狗不公平。另外豹更靈活,而且會爬樹,打不過可以逃跑。
學者Jennifer E. Smith提醒我們注意,鬣狗群中地位較高的個體(女王級的高階雌鬣狗)很少落單,只有11%的時間獨處;而地位較低的個體(雄鬣狗、低階雌鬣狗)獨居的時間更長,占25-30%。因此,落單的鬣狗通常是種群中相對較弱的,遇到壯年雄豹(7歲以上)打不過很正常。
總的來說,我們可以認為成年雄豹和雌斑鬣狗單體實力相當(其中壯年雄豹可戰平鬣狗女王),它們略強于雄鬣狗,而雌豹的實力最弱。
再強的花豹落入鬣狗群的包圍圈也只有死路一條,因此聰明的豹會避免這一點。2009年,有只雄豹發現了鬣狗的食物(這是兩只鬣狗搶了雌豹的),他本以為只有一只鬣狗在場,就大膽沖上去將其攆走,兩只鬣狗會合后又殺回來把豹打跑了。后來騷亂聲又引來了另外兩只鬣狗,面對四只鬣狗,雄豹明智選擇了放棄。另一只年輕雄豹就沒有那么聰明和幸運了,他殺死一只年輕鬣狗后未及時逃走,被兩只成年鬣狗抓住了,最后被大群鬣狗撕成了碎片。
硬件分析由于沒有靈活的前肢和可伸縮的鋒利爪子,斑鬣狗在攻擊力上不如貓科,但防御方面更勝一籌。鬣狗脖子粗壯,時常有被獅、豹鎖喉后奇跡般存活下來的。如2010年8月《非洲地理》報道的這件事,有只鬣狗被豹鎖喉后看起來已無生命跡象,但30分鐘后它又站了起來。
美洲豹
與花豹相比,美洲豹的身體結構更適合戰斗。它的肱骨、橈骨均比豹粗壯,肱三頭肌更發達,前臂/上臂比更小(根據杠桿原理,更有利于前肢發力),前掌也更寬大。根據學者Stephen Wroe的測算,美洲豹的咬力商為121-137,明顯大于豹的94-116,這意味著即使在同體重下,美洲豹的咬力也明顯大于豹。
美洲豹更可怕之處在它的攻擊方式。獅、豹都喜歡鎖喉或咬頸,而美洲豹則是直接暴力咬穿頭骨,對小獵物水豚和大獵物家牛、家馬都是如此。落單的鬣狗連大雄豹都打不過,更別說體型更大且攻擊力更強的美洲豹了,因此你不用懷疑,美洲豹能輕易干掉斑鬣狗。
鬣狗群規模很大,在東非一群有50多只,在南非也有十幾只。即便是美洲豹,也沒有單獨挑戰一群斑鬣狗的實力。考慮到鬣狗群在3.7:1的數量比下就可以打敗雌獅,2-3只成年鬣狗就是一只美洲豹難以應付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