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說的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從事寵物行業這么多年,說實話這種情況我見到太多了,這類寵主,有的是外來務工打拼者,有的是畢業以后留在當地的學生,處于愛心收養了一只貓或狗,但是幾年以后基于各種原因需要回家鄉,寵物就不知道怎么處理了四川簡州貓是招財貓嗎。
其實人非草木四川簡州貓是招財貓嗎,熟能無情,更何況這只貓咪已經陪伴了您這么多年,肯定是有感情的,我給您的建議是如果能帶走盡量帶走。
如果是自己開車的話,那就很方便了,直接放車里跟您一起回去,如果不是自己開車,需要先給貓咪注射狂犬疫苗,然后到當地的防疫機構辦理免疫證,做飛機或鐵路托運四川簡州貓是招財貓嗎。
當然了,真的有困難帶不回去,建議您給它找個好人家,千萬不要讓它再流浪,雖然貓沒有人的智商高,但它也是有感情的,如果被再次丟棄,對它的內心會是一種很大的打擊四川簡州貓是招財貓嗎。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到您,同時也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學習更多寵物方面知識!
中華田園貓到底是什么貓?
說起“中華田園貓”,相當一部分鏟屎官可能都有過類似經歷:
比如隔壁老太太問你養的什么貓,你回答說“中華田園貓”卻遭遇其鄙視:“不就是土貓?!”
比如你po了張黑色斑紋貓到網上,說“中華田園貓就是健康活潑又可愛”,卻有人蹦出來一本正經地說:“你懂不懂,這是中華貍花貓,不是土貓!”
再比如我司編輯“白潔”,沒錯就是她↓
假如有人說“白潔”是“波斯貓”,肯定有人會糾正,說“波斯貓是純血的扁臉貓,白潔臉那么立體,你這就是土貓!”
要是再有人為“白潔”辯護說,她是“中國名種臨清獅子貓”,肯定繼續引來糾正的聲音,什么“正宗獅子貓已經絕種了!這就是土貓。鑒定完畢。”
明·朱瞻基《五貍奴圖》局部,皇帝養的貓應該夠正宗了吧?
到了后來,許許多多鏟屎官為了避免被莫名其妙地追問“中華田園貓到底是什么品種”,只好開始用毛色來形容貓主子了。比如“三花”、“玳瑁”、“虎斑”,甚至是“白貓”、“黑貓”、“抓老鼠的貓”、“好貓”……
所以,“中華田園貓”,或者說“土貓”到底是什么貓?算一個品種嗎?
放在二三十年前,甚至更早的時候,不要說“中華田園貓”了,連“土貓”這樣的說法人們也很難聽到,畢竟,貓不管長啥樣,不都叫咪咪嗎?
普通中國人概念里的“名貓”,大概就是“波斯貓”了。1991年前后,成都西百花路的“貓市”上,普通貓賣15到20元,“波斯貓”可以賣到80到100元,這可是當時普通人一個月的工資啊!
時至今日,你要是管本司編輯“白潔”這樣的長毛貓叫波斯貓,哪怕“白潔”的美貌勝過波斯貓丑陋的扁臉一百萬倍,還是會被人笑話。有人戲稱這類國產“波斯”為“土波斯”。
土貓就土貓吧,土波斯就土波斯吧。有錢難買咱樂意。
而且所謂土貓,并不是中國才有,全世界絕大部分家貓,不論是家養的、流浪的還是野化的,都是所謂的“土貓”:
在美國的CFA(Cat Fancier Assiociation愛貓者協會)的正式分類里,叫做Longhaired Domestic Cat和Shorthaired Domestic Cat。翻譯成人話,就是長毛家貓和短毛家貓。
在歐洲的FIFe(The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Féline國際貓聯盟)里面,叫做House Cat Longhair和House Cat Shorthair。還是長毛家貓和短毛家貓。
在TICA(The International Cat Assiocation國際貓協會)里,叫做House Hold Pet和House Hold Pet Kitten。分別對應無法分類的成年貓和幼貓。
而英國人一般把這類普通貓叫做moggie。
用谷歌搜索moggie自動排在第一的某只小貓
國際貓聯盟FIFe還一本正經地仿照其他品種貓,給長毛家貓和短毛家貓列了一套評分標準。只是,這個標準基本沒啥用,因為家貓的特征,都很不走心:
鏟屎官們隨便看看,別當真……
“眼睛”:“眼光自信,自然的警覺和開放,明亮和清澈。任何形狀,任何顏色。”;
“爪子”:“任何大小和形狀,和腿協調。”
“軀干”:“……任何長度和形狀。”
“尾巴”:“任何長度和形狀。……”
“皮毛”:“任何顏色和花紋。……”
“耳朵”:“干凈。除了卷曲和折疊以外任何大小、形狀。任何可能的識別性花紋印記都不減分。”
我們土貓就是這么隨意!所以,這么看來,“中華田園貓”只能看作“世界田園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算某個獨特的類型?
2008年,有科學家用基因檢測技術對世界各地的家貓、品種貓做了調查,按照基因遠近描繪了他們的譜系,請看圖:
右上角紅色的樹枝為西歐的貓;
左下角綠色的是亞洲的貓,東亞貓和東南亞貓又各自相對獨立的發展;
右邊藍色的是中東地區的貓;
左邊的黑線就是所有家貓的祖先,非洲野貓的譜系。
從基因上,東亞貓和西歐貓是差距最大的家貓,斯里蘭卡貓和阿比西尼亞貓從基因上連接起了西歐貓和亞州貓。
一只阿比西尼亞貓Abyssinian Cat
這個研究發現,東亞、遠東地區的家貓,和其他貓相比,基因上差異還是挺大的。最可能的解釋是,家貓進入亞洲的時間也挺早的,然后在這里長期相對獨立的發展,“奠基者效應”非常顯著。
啥叫“奠基者效應”?翻譯成人話就是,最初來到東亞的一小群,攜帶著和歐洲貓有所差別的基因,經歷幾千年發展為一個超級大的種群,所以他們攜帶的基因更深刻的影響了后來這個地區所有的貓。和歐洲貓的差異也更大了。
我們東亞土貓還是很獨特的有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