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地貌,有著嚴格的區域色彩大鴇鳥國家。地貌的特征影響著外在對城市的判斷,以及對于當地人文色彩的判斷。
大體上來說,南方人婉約細膩,和當地濕潤溫和的氣候特點分不開關系;北方人雄渾大氣,也和當地的地貌分不開關系大鴇鳥國家。
銀川大鴇鳥國家,作為明顯具有北方色彩的城市,甚至是省會,用“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樣的詩句形容它,一般情況下不會讓人覺得突兀,但是用“塞上湖城”這樣的屬性去描繪它,除非有很多人來過銀川這片土地,才會理解這個稱呼是多么恰如其分,而決不會對此感到詫異。
因為除了這個稱謂,還真的找不到更好的描述性詞匯來形容這片擁有著魔力的地方大鴇鳥國家。
銀川雖然擁有著北方城市的諸多特點大鴇鳥國家,但是也遍布著各種濕地公園,質量高,面積范圍廣闊。數不清的湖泊滋潤著“塞外江南”,而其中繞不過去的,便是鳴翠湖。
這是銀川當地中湖泊的典型代表,吸引著無數癡迷者親赴于此,去感受這里的魔力。
鳴翠湖國家濕地公園位于銀川市興慶區掌政鎮境內。西距銀川市區9公里,東臨黃河3公里,距離銀川河東國際機場5公里。是我國首批、全國第三家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的國家濕地公園,也是西部地區黃河流域首家濕地公園。享有“中國最美的六大濕地公園之一”和”中國生態保護最佳濕地“的美譽。
鳴翠湖原名道祖湖,為明代長湖之中段,因其葦叢搖綠,鳥啼其間,故易名之曰鳴翠湖。景區湖光戲柳,草樹煙綿,百鳥翔集,魚躍其間。不是江南,勝似江南。
鳴翠湖總占地10000余畝,其中濕地8000畝,綠化及其他用地2000畝,是銀川市東部面積最大的自然濕地保護區。鳴翠湖通過退耕還湖、封育治理、禁牧禁獵,保存了其原有的自然風貌,給鳥類資源和水生動植物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維護自然生態平衡。
這里植被豐富,鳥類眾多,有維管植物109種,水生浮游植物69種,以適于濕地的植被為主,如垂柳、沙棗、 紫穗槐、 香蒲、蘆葦、荷花等;有野生鳥類共97種,如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鴇、 中華秋沙鴨、 黑鸛、白尾海雕;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大天鵝 、小天鵝 、鴛鴦等14種,每逢春夏,成千上萬只鳥在這里棲息繁衍,成為鳥的樂園。
鳴翠湖以廣闊的水體,優美的自然環境,舒適宜人的氣候,吸引了無數的游人來此觀光游覽或迷宮探險,或靜心垂釣,驅散了無數煩惱,領略了自然風光。而這里只是銀川為數眾多的湖泊中的一種而已。
正因為銀川兼具著北方的大漠雄渾和江南的婉約溫婉,它才會在中國這片廣闊的土地上獨樹一幟,無法代替。
在日漸升溫的夏季,如果想在中國找到一個兼具北方和南方特點的城市的話,唯一的答案,只可能叫銀川
達里諾爾是個什么樣的湖?
所在地區位于內蒙古,高原地形,分布著被風化的玄武巖或花崗巖,是淡水湖
面積 238.00平方公里
深度 最大深度 13.00米
容積 16.0億立方立米
成因類型 堰塞湖
達里諾爾湖是內蒙古自治區第二大淡水湖,水質為氯化物重碳酸鈣鎂型水,鹽分以碳酸鹽為主,酸堿度在9.4~9.6之間,由于連年干旱等原因,蒸發量大于補給量,湖面有所收縮,達里諾爾湖水含鹽5‰,還含有一定的堿分,水分滑膩,獨特的水質,外來魚種難以存活,湖內只產兩種魚,即鯉魚、華子魚(瓦氏雅羅魚),年產鮮魚60萬公斤,達里諾爾湖產的魚肉質鮮嫩細膩,營養豐富。有鳥類134種,其中國家1級保護動物有丹頂鶴、白鸛、黑鸛、大鴇和玉帶海雕等5種;國家2級保護動物有大天鵝、小天鵝、灰鶴、白鶴等18種,被列為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中鳥類物種多樣性保護優先序列的有21種。
達里諾爾湖湖周長百余公里,呈海馬狀,為封閉式蘇達型半咸水湖,達里諾爾湖屬高原內陸湖,湖水無外瀉。總儲水量達16億立方米,水深10~13米,最大水深13米,面積238平方公里,達里諾爾湖還有崗更諾爾和多倫諾爾湖兩個姊妹湖,亮子河、貢格爾河、沙里河將三個湖泊穿在一起,形成高原湖區。
達里諾爾湖是內蒙古四大內陸湖之一。被稱為“百鳥樂園”,也享有我國第三大天鵝湖的美譽。位于貢格爾草原西南部,距離克旗政府所在地經棚鎮90公里。達里諾爾漢譯“象大海一樣寬闊美麗的湖”,古稱“魚兒濼”、“捕魚兒湖”、“答爾海子”等。湖周長百余公里,呈海馬狀,湖周圍草地緩升,百里際天,僅東南角地勢下沉,曼陀山斜橫而出,視為屏障。達里諾爾湖還有崗更諾爾和多倫諾爾湖兩個姊妹湖,亮子河、貢格爾河、沙里河宛若引線一樣將三個湖泊穿在一起。
經過專家多次考證,這里鳥類有15目32科109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6種,二級保護鳥類18種。此外,尚有許多具有經濟價值的鳥類。這些鳥類中,屬于《中國保護候鳥及其棲息環境協定》中規定的鳥類有62種。但為什么這些鳥類會居于此呢?回答很簡單“良禽擇木而棲”。《口北三廳志》已記載“達里湖鳥嶼,為水禽聚集之所。”鳥嶼是因素之一,而更重要的是達里諾爾湖位于內蒙古高原,地勢高,光照條件好,水面廣闊,人煙稀少,其次湖域島嶼壘壘,不僅是當地鳥類棲息繁衍的良好場所,又是西伯利亞到中國東南沿海候鳥之重要繁殖地與歇腳地。國家重點保護的丹頂鶴、白枕鶴等鳥類于此也有發現。1985年春季的一天,目記白天鵝2300余只。這些白天鵝起若飄飄仙子,蕩如晴天鋪素,濺落游弋,造成一種高雅華貴的氣氛,使人不由想起柴柯夫斯基的《天鵝湖》,因此達里湖被譽為“天鵝湖”。湖區游覽觀光,能感受“百鳥爭鳴,百禽起舞”等也不是謠傳。1997年,已成為以保護珍稀鳥類及其賴以生存的湖泊、濕地、草原、林地等多樣的生態系統為主的綜合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達里諾爾湖歷來就以瑰麗的風光和富饒的物產聞名于世。正如清代詩人王樞所贊“中涵島嶼水平鋪,絕妙禽魚飛躍圖,自古英雄勤遠略,至今留保大日湖”。湖區盛產鯉魚和當地俗稱華子魚的瓦氏雅羅魚。這些魚都以肉鮮味美名譽四方。傳說當年康熙大帝幸臨草原,從達里諾爾湖捕魚后,又在草原上采集了白蘑、山花椒一起烹制,鮮香美味使康熙帝胃口大開,并說吃了這里的魚,朕便不想天下的魚了。回到京城后,仍念念不忘,以后又多次派人來捕魚,飛馬送入京城。的確,華子魚鱗細肉豐,煎、燉、炸、烹味道鮮美。從傳說到品嘗全魚宴,人人都說味美,但為什么呢?達里諾爾湖水質是蘇達型半堿水質,而這些魚都是耐堿性魚類,加之湖水含有其他的成份,使這些魚在湖里生活就添加了佐料。
這里的魚全靠自然繁殖,勿需人工撒魚苗。但據《克什克騰旗志》記載“相傳清康熙用駱駝從黃河馱百條鯉魚,放生于此。”從黃河至達里湖萬千里路,康熙帝可謂用心良苦。但現在從清明到端午節前后,正是各類魚產卵期,在這漫長的春季里,魚群始終沿著牧草返青的河道溯流蜂擁而上,有時竟造成水流不暢。當地人說,手腳輕盈的人可以踩魚背過河而不致落入水中。華子魚有頂著冰凌產卵的習慣。《王國維遺書》上記載“每三、四月間,自達里諾爾湖溯河而上之魚,堵塞河渠,殆無空隙,人馬皆不能過,漁兒爍之名蓋本于此。”
達里諾爾是一個綜合性自然保護區,這里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候鳥遷徙通道,也是東北亞最重要的候鳥集散地之一以保護珍稀鳥類及其賴以生存的湖泊、濕地、沙地、草原及林地等多樣的生態系統為主。保護區由北到南形成了玄武巖臺地——湖積平原——湖盆低地——風成沙地依次排列的景觀生態格局,與之相應的是臺地平原及湖積平原植被——低濕地植被——沙地疏林草原植被的有序分布。特殊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這里奇特的自然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