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帶斷裂后,大多數人可以正常行走,但不能做劇烈運動,如跑步、跳躍、打籃球等間交叉韌帶斷裂。韌帶斷裂的病人可以正常行走,但是會感到關節不穩定,不能用力或在運動中扭傷。例如,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斷裂可以完全正常行走,但如果跑步、踢球、打籃球等運動,在用力時會明顯感覺膝關節不穩定,感覺膝關節無力。雖然在外傷后可以正常行走,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韌帶損傷。當關節外傷發生時,需要及時去醫院做關節磁共振檢查,以確定是否有韌帶損傷。如果韌帶斷裂,需要積極進行手術治療,以防止舊傷的發生。
前后交叉韌帶斷裂構成重傷嗎?該如何進行康復訓練?
第1-4周:將患膝固定于伸直位間交叉韌帶斷裂;術后麻醉效應過后,即指導患者肌力練習,如行踝泵、股四頭肌腱等長練習、直腿抬高練習等;術后1周后待炎癥逐漸消退,暫時去除支具,指導患者于床上被動練習膝關節屈曲活動,逐漸增加屈曲角度,每周增加15至25度為宜,4周后患膝可屈曲至90°左右;期間患者下地必須戴上支具,伸直位固定,扶拐杖行走。
第4-8周間交叉韌帶斷裂:指導患者肌力練習;指導患者于床上主動練習膝關節屈曲活動,逐漸增加練習角度,以不明顯疼痛為度;下地佩戴支具角度調整,每周可增加15°,第8周支具角度可調至60°,扶拐杖行走。
第8-12周:指導患者患膝功能活動鍛煉,如臥位勾腿間交叉韌帶斷裂、背靠墻靜蹲練習等;下地佩戴支具角度調整,每周可增加15°,第12周支具角度可調至120°,扶拐杖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