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得了解一下俄羅斯早期的歷史俄羅斯賣掉阿拉斯加時間。在伊凡一世的統治下,莫斯科公國開始崛起,并在1328年獲得金帳汗冊封的“弗拉基米爾大公”的稱號。從此,成為羅斯大公中的第一人。之后,在大公季米特里的領導下,在庫里科沃大勝金帳汗國,成為爭取獨立的歷史關鍵。1480年,雙方又爆發了烏格拉河戰役,伊凡三世領導莫斯科公國取勝,從而徹底結束了蒙古韃靼人和金帳汗國200余年的統治。到了伊凡四世,其成為第一個向歐洲公開宣稱自己是“沙皇”的統治者,沙皇俄國也從此開始了對外擴張的道路。
當時的沙俄成為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在16世紀中葉的時候,領土面積大約為280萬平方公里俄羅斯賣掉阿拉斯加時間。1574年,沙皇下令,授予斯特羅甘諾夫家族統治鄂畢河和額爾齊斯河流域的權力,并允許他們在這些當時還屬于西伯利亞汗國的地方建城征兵。1582年,葉兒馬克率領一支840人的軍隊,翻過烏拉爾山,控制了整個西伯利亞汗國,但不久被擊退。其成為沙俄向東方大規模擴張的序幕。
1598年,沙俄再次進攻西伯利亞汗國,并徹底征服之俄羅斯賣掉阿拉斯加時間。1609年,在葉尼塞河中游地區建立了葉尼塞斯克城。1620-1624年,又發現了勒拿河。1627年,沙皇任命別克托夫為葉尼塞斯克的行政長官,征討外貝爾加。1638年,俄國成立了雅庫茨克督軍府,把勒拿河并入版圖。這時候,沙俄還把觸角伸到了貝加爾湖和黑龍江流域。1639年,俄國人向太平洋進發,發現了鄂霍次克海。次年,抵達黑龍江河口。之后,就是我們所熟悉的中俄之間圍繞黑龍江流域發生的幾次軍事沖突。由于當時中國正處于康熙朝,國力強盛,最終和俄國人在1689年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劃定兩國邊界。這場俄國的“地理大發現”,也就是這樣一個基本過程。
奪回克里米亞卻放過阿拉斯加?為何俄羅斯對失去的土地區別對待?
對于勵志走向海洋的俄羅斯,克里米亞像門栓鎖住黑海,對俄羅斯太重要,俄羅斯不惜一切代價要拿下俄羅斯賣掉阿拉斯加時間。
克里米亞原屬于蒙古金帳汗國俄羅斯賣掉阿拉斯加時間,后獨立為克里米亞汗國,接下來向奧施曼帝國稱臣。
1768年-1774年,沙俄與奧斯曼帝國爆發“第五次俄土大戰”,沙俄獲勝,取得了黑海、亞速海控制權,并于1783年將克里米亞收入囊中。
1853—1855年,奧斯曼帝國在歐洲列強慫恿下,發起“克里米亞戰爭”,歐洲列強為了遏制和懲罰沙俄在東南歐的侵略擴張,英國、法國、撒丁王國(意大利雛型)加入了對沙俄作戰,沙俄寡不敵眾(只有保加利自愿軍支持),傷亡了52.2萬人,耗費了8億盧布,最終戰敗。
次年,沙俄被迫與戰勝國簽訂 《巴黎和約》。沙俄接受割讓了多瑙河口和其它土地、高加索部分土地;承諾不在黑海沿岸建立或保有兵工廠,不擁有黑海艦隊和基地,不在波羅的海的阿蘭群島上設防等苛刻條件,保住了克里米亞。
阿拉加斯曾是沙俄的一塊“飛地”,屬于沙俄的意外之喜。
阿拉加斯原住民是印第安人和耐寒的愛斯基摩人,1784年俄羅斯皮毛商人登陸做生意,建立了第一個歐洲人居民點,1799年沙俄宣布擁有,但仍保持荒涼原始狀態。
1853—1855年的“克里米亞戰爭”,沙俄被打趴下,既缺錢,又害怕正熱衷于殖民擴張的英國乘機奪走阿拉斯加。于是沙俄自做聰明,在1867年以720萬美元價格,將阿拉斯加賣給了美國。這是貪婪的沙俄最愚蠢之舉,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將背負俄羅斯人千古罵名。
也許他認為沙俄得來容易,英國搶走也容易,不如提現款為虛弱的沙俄經濟“輸血”來得實惠。
也許他認為那是塊寒冷荒涼的“雞肋”之地,俄羅斯無力管理、也沒有開發價值,而且失去它不影響俄羅斯出海通道。于是他草率的決定出賣給美國。
俄羅斯想反悔買賣,拿回阿拉加斯嗎?做夢都在想!但也只能夢想。美國人依法擁有,而且美國也不是烏克蘭。無論文爭武奪,俄羅斯都不是對手。如果俄羅斯再次被打衰,還會做這樣的愚蠢買賣嗎?很多人都在這樣想。而且,日本在急切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