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這個問題與狗有關的電影國產,我從寵物的市場發展趨勢來給你分析吧,也許你會明白為什么會有越來越多的以寵物為主線的電影上映。
但凡電影拍出來,就需要觀眾,這樣才可以盈利與狗有關的電影國產。如果沒有觀眾喜歡,拍這個電影就毫無意義。
目前與狗有關的電影國產,養寵家庭的占比在世界各國都是一個不小的數字,美國已占到68%,日本5個家庭就有一個養寵,中國2017年已經達到了1.68億只,養寵家庭占比17%,這個比例還會在近幾年快速增長。
為什么說會快速增長呢與狗有關的電影國產?
因為一個國家的養寵數量是與國民收入水平息息相關的與狗有關的電影國產,也就是說,當人均GDP達到3000到5000美元時,自然會帶動寵物經濟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會有閑錢和閑情去養寵,這是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結果。
中國從2011年人均GDP就已經突破了5000美元,隨著這幾年的發展,養寵的人會越來越多,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目前在中國有近2億只寵物,試想一下,會涉及到多少個家庭成員,這是一個多么龐大的觀眾群體,還不包括哪些愛寵物但沒有養的人,絕對是一個潛在的大市場。
因此上,寵物電影會越來越受到歡迎,不僅僅是有觀眾群體,更重要的是人類對動物的熱愛、以及動物的靈性和忠誠,才是人們熱衷于它的關鍵。
《狗眼看人心》即將催淚上線,能否扛起國產“狗片”大旗?
先說結論:非常不看好這部電影。
原因如下:
1、從名片《狗眼看人心》就能知道,這還是一部套著動物電影外衣的輕喜劇。黃小廚跟佟掌柜都算大銀幕毒藥了,導演吳老師也是出了名的“視角獨特”,《王朝的女人》這種黑歷史還將延續。作為輕喜劇最關鍵的卡司和導演,都崩了。
2、從預告片看,劇情、觀念、人設都是幾年前的老套路,年輕觀眾瞄一眼就想噴,年紀大的也犯不著去電影院看狗咬狗的糟心事——這不是電視劇,是電影,追求的體驗不應是家長里短,所謂的社會性如果這么簡單,那這位導演和編劇早就紅了。
3、珠玉在前。《一條狗的使命》和《一條狗的回家路》也有中國資本投資啊,為什么不學著點兒?非要鬧騰,把《都挺好》的電視思維搬上大銀幕是必死的,為什么就是不信呢?
4、狗子很可愛,也很可惜。跟電影學院這幫“亂接地氣”的所謂老師搭戲,委屈你了。
5、退一萬步說,養狗矛盾看看新聞或者自家樓下就好了,還進電影院花錢看?這電影從立項開始就充斥著那幫表演教書匠的酸臭味兒,以為這樣就是放低身段兒能賺錢了,孰知市場早就一日千里,他們就是這個“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