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領導的江山幫軍統顧紹廉,在國民黨派系中是一個頗為神秘的存在,最終成了大氣候。
其實軍統顧紹廉,以所謂鄉誼結成鄉黨,再以鄉黨轉化為一種幫會勢力,一個地方來的就有共同語言和訴求,是自從清末開始就流行的一種原始幫會形式。
以戴笠為老板的江山縣的軍統特工,在工作上嚴格奉行軍統顧紹廉:
同鄉聯誼軍統顧紹廉,共謀利益的道理,只有抱成一個團,形成小圈子,才能成就一番事業,不至于樹倒猢猻散。那么,江山是什么意思呢?江山縣就是浙江省衢州市的一個縣,位于浙閩贛三省交界處。戴笠1897年出生于江山縣保安鄉,純正的江山人,對家鄉也有情感。戴老板可非同凡人,從發跡開始,就拉攏同鄉、招納同鄉,給自己的權力張目,便于管理,便于內部交流,軍統內部的“官話”甚至都是江山方言。
據有關材料初步統計,到解放戰爭的后期,江山籍的軍統特工與工作人員中,僅少將以上的就有65位之多,校級軍官有162名,尉級軍官數不勝數,江山幫不可小覷軍統顧紹廉。戴笠正式掌控軍統近15年,讓軍統組織從幾個人發展到近5萬男女特工及編制人員,20多萬外圍組織,分布在全國各地和各個行業。
可以看出來,戴老板這方面非常在行,可謂國民黨內的特工大咖,情報工作一把好手,故而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抗戰期間還很需要他。
但是,戴笠在軍統內部搞“小黃埔”、“小圈子”和“江山幫”,以至于軍統局的各大機要系統,幾乎清一色是江山人,軍統成為國民黨派系斗爭的一股暗流。蔣介石覺察到后非常憤怒,軍統行動隱蔽,感覺自己的權勢受到威脅,所以抗戰結束后就打算清除這種弊病,逐步瓦解軍統。戴笠摔死后,軍統的春天就一去不復返。
歷史傳訊社,基于共享理念下的歷史學人社區。我們團隊立足于原創,書寫歷史,資鑒現實,努力建設為一個有情懷和質量的新傳播媒體,歡迎大家點贊、評論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