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不適合中國老年人的胃口!不過我肯定是蠻喜歡西餐的丁奶奶吃西餐,當然我不是老人。中國老人,一般還真是不喜歡西餐的,也許是比較傳統,或許認為華而不實,再就是西餐廳就餐的基本都是時尚的年輕人,當然價格老年人也不會接受的,還有烹飪方式。中國起源是農耕社會,西餐的牛肉可不是老百姓說吃就吃的,牛是很精貴的,甚至古時有憲法保護,吃牛肉是要問斬的。我滴乖乖。現在雖然西餐不算什么了,普及了,但是老一輩人,一般的平民百姓還真不感興趣,倒不如來個肘子實惠。因為不吃,所以刀叉更是不順手。咱們都是用筷子吃飯的,不過現在的老年人也是順應潮流了,吃個西餐也不算什么了。如果你是為人子女,請你父母去吃西餐的話,我想應該不會太反對吧。這個西餐老年人沒有吃這個的習慣,老輩人都辛辛苦苦的拉扯孩子精打細算的,哪有那個閑情逸致。一般的老年人是不太愛吃的。當然年輕人還是趨之若鶩的。吃不吃還是傳統的問題,就好比歐美人吃牛排,為什么不用筷子,他們為啥不吃"東餐"。都是傳統和歷史索然,也是東西方性格不同。中國人還是油米醬醋鹽,中國美食正走向世界!反而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喜歡上中餐,這就是中餐的魅力。換句話說,中餐這么美味,老年人干嘛去吃西餐?西餐偶爾吃吃的,您說那。說白了大部分老年人吃不慣西餐的味罷了。還有一部分老年人是年輕時候也是吃的,上年紀了畢竟西餐的熱量那么大,老年人嗎還是講究清淡的中餐傳統飲食為養生上策!
在家經常吃西餐,哪些醬料應該多備一些?
我以前在西餐廳工作過兩年丁奶奶吃西餐,也知道一些給大家分享一下
一丁奶奶吃西餐、牛骨醬
牛骨醬的做法是學做西餐前必須學會的丁奶奶吃西餐,因為許多醬料都是以牛骨醬為基礎的,會用到它作為打底或一味配料。
材料丁奶奶吃西餐:
a 牛骨600g、番茄醬1大匙、水1000ml、洋蔥1個、西芹3根、胡蘿卜1根、月桂葉3片、黑胡椒粒1小匙、紅酒200ml
b 色拉油1大匙、無鹽奶油15g、低筋面粉15g、海鹽2小匙
做法:
1 準備烤箱,用上火200度預熱6分鐘。
2 牛骨洗凈后擦干,放在鋪有鋁箔紙的烤盤上,表面均勻涂抹番茄醬,放入預熱好的烤箱,用上火200度烘烤約29min,待番茄醬略微焦黑,取出,置于鍋內。倒入水,先開大火煮滾,撈出雜質后,轉小火繼續熬煮,不需要加蓋。
3 洋蔥胡蘿卜去皮,西芹撕除老筋,三者分別切成丁狀。
4 取厚平底煎鍋,加入色拉油,開中大火,放入三種蔬菜丁炒香,再加入月桂葉及黑胡椒粒拌炒至香味出來后,加入紅酒同煮,用小火煮至醬汁濃縮成1/2量后熄火,導入做法2的牛骨湯中,用小火熬煮2小時,不需要加蓋,再至小湯鍋內,醬汁約剩500ml。
5 無鹽奶油放室溫下軟化后,加入面粉混合,以刮刀充分拌勻,加入醬汁內,開小火,用打蛋器攪打均勻,煮滾后加海鹽調味,牛骨醬酒大功告成了。
二、德式咖喱醬
材料:
番茄醬250g
印度咖喱粉20g
牛骨醬125ml
做法:
1 取厚平底煎鍋,放入所有材料,拌勻,用中火煮滾即可。
2 各品牌的咖喱粉味道都不相同,可以自己另外適度添加香料,增加味道,如豆蔻粉、小茴香粉、肉桂粉、丁香等,咖喱就會別有一番風味。
可以搭配香酥炸雞、漢堡、德國香腸、烤雞或者炸魚味道都很好。
三、香蒜法香奶油醬
材料:
a 洋蔥30g、大蒜60g、新鮮法香10g
b 白酒200ml、鮮奶油200ml、海燕1/4小匙、白胡椒粉適量、無鹽奶油20g
做法:
1 洋蔥、大蒜分別去皮,切碎:法香瀝干后切碎,用廚房紙巾吸干多余水分備用。
2 取厚平底鍋,放入洋蔥碎、白酒,開中火,煮滾后轉小火,煮至濃縮成1/2量,加入鮮奶油煮滾后持續煮一分鐘,再加入海鹽、白胡椒粉調味,加入大蒜碎及法香碎拌勻后熄火。
3 加入無鹽奶油乳化拌勻就完成了。
可以搭配香烤鮮魚卷、煎鱸魚、蒸石斑魚
講一點點做醬汁的小技巧,事半功倍,醬汁做法都是一通百通的。
1要簡單的做醬汁,特別是牛排,可用煎好牛排后留下的湯汁,來當做醬中的高湯,這樣就可以不用額外再煮牛骨醬或高湯。
2烹煮醬汁的火候不能過大,以中小火為主,如果火候過大,鍋邊的醬料很容易燒焦而影響醬汁的味道。
3醬汁是否煮好的判斷方法:醬汁變濃稠了,稠度判斷標準是以醬汁放入空盤中轉一下,不會立即暈開為好。
4關鍵步驟:調理醬汁時,最后加入奶油拌勻,專業上叫乳化。除了可讓醬汁有滑口的感覺外,還可讓醬汁增加濃稠度。
增加滑順效果的乳化,過程中溫度非常重要,必須經熄火降溫才可拌入奶油,若持續加溫,會產生油水分離的現象。而讓醬汁有濃稠度的乳化,所使用的奶油的分量較多,所以剛煮好的醬汁不用立即加奶油,否則也會產生油水分離的情形。
最好的方法是將無鹽奶油在未使用前先放入冰箱內,乳化效果比較好。除此之外還可將奶油泡于冰塊水中,用時取出,立即拌入煮好的醬汁中,可以有效控制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