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血寶馬是哪個國家的國寶?
是 土庫曼斯坦的汗血寶馬起源哪朝。
形象繪制在國徽和貨幣上當今世界上有三種純種馬:汗血寶馬汗血寶馬起源哪朝、阿拉伯馬和英國馬。其中汗血寶馬是最純的馬種,阿拉伯馬和英國馬都有汗血寶馬的血統和基因。汗血寶馬,產自土庫曼斯坦科佩特山脈和卡拉庫姆沙漠間的阿哈爾綠洲,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馴養歷史。據史料記載,其奔跑時脖頸部位流出的汗中有紅色物質,鮮紅似血,因此稱之為“汗血寶馬”。
汗血寶馬通常體高1.5米左右,一般3歲成熟,5歲生仔,懷胎11個月,一年產一仔汗血寶馬起源哪朝。汗血寶馬體型飽滿優美、頭細頸高、四肢修長、皮薄毛細、輕快靈活,步伐輕靈優雅、體形纖細優美,再襯以彎曲高昂的頸部,勾畫出它完美的身形曲線。傳說中,汗血寶馬日行千里,夜走八百。雖然經現代科學家考證,這種說法言過其辭,但傳說卻形象地把汗血寶馬速度快、耐力強的特點描繪得淋漓盡致。經測算,汗血寶馬在平地上跑1000米僅需要1分07秒,速度之快令人驚嘆。最讓人驚奇的是它的耐力,或許是因為其先祖為棲息于沙漠戈壁地帶的野馬的緣故,這種馬非常耐渴,即使在50攝氏度的高溫下,一天也只需飲一次水,因此特別適合長途跋涉。在1998年一場賽程為3200公里、賽期60天的比賽中,54匹參賽汗血馬都堅持到了終點。據了解,當今世界上最純正的汗血寶馬絕大部分在土庫曼斯坦,僅2000匹左右,因此市場上的價格非常昂貴,身價最高達上千萬美元。
三國演義中除了赤兔馬,還有哪些寶馬?
首先說明一點,按照《三國演義》原著內容,提到名字的坐騎不過寥寥數匹,至于那些說張飛騎烏騅,趙云騎夜照玉獅子的純屬胡說八道,誤人子弟汗血寶馬起源哪朝。
一 嘶風赤兔袁闊成先生的評書《三國演義》中稱其為“赤兔胭脂獸”汗血寶馬起源哪朝,這是一種再加工。原著中多數時候只稱“赤兔”,我印象中有一次提過全稱——嘶風赤兔馬。
關于“赤兔”一名有多種解釋,最膚淺的說赤代表紅色,兔是說像兔子一樣快。這種解釋讓人有一種想罵娘的沖動,用兔子來形容馬,這簡直是用自己的智商去衡量侮辱古人。還有一種說赤兔本作“赤菟”,菟為於菟,老虎之意。無論這種解釋對不對,反正比兔子強多了。
赤兔原本是董卓的坐騎(或者收藏品,因為沒提到董卓騎過),后董卓贈予呂布。呂布武藝天下無雙,故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說,這點在歷史上也是有記載的。
不過真正讓赤兔敬服的是關羽,在關羽死后,孫權將赤兔賜予馬忠,結果赤兔絕食而死。
所以無論實力還是氣節,赤兔都稱得上冠絕全書。
二 的盧的盧本為張武坐騎,劉備率軍討伐時一眼看中,心領神會的趙云三合刺死張武“殺人越貨”,之后由于劉表也看中的盧,于是劉備忍痛割愛送給族兄,不過蒯越說此馬眼下有淚槽,額邊生白點,名為的盧,騎則妨主,還說張武騎此馬而亡就是證明。的盧妨不妨主先不說,張武的死能賴到馬身上去嗎?不過劉表還是“從善如流”的把馬又還給劉備,后來伊籍曾建議劉備將馬送給仇人,被劉備嚴詞拒絕。
誰也沒想到的是,在的盧成為劉備的坐騎后不僅沒有妨主,反而救了劉備一命。蔡瑁帶兵追殺劉備,把劉備趕入檀溪,結果的盧一躍而起,足有三丈,上演了馬躍檀溪的好戲。
其實當初我在看《三國演義》時,以為馬躍檀溪是為的盧正名的,可是沒想到后來龐統騎著它卻在落鳳坡亂箭穿身而亡,不僅龐統死了,的盧也跟著一塊死了。所以的盧妨主或許是真的,之所以不妨劉備,大概是因為劉備命太硬,的盧克不過他。
三 白馬乍一看,什么玩意,整出來個白馬,全書騎白馬的多了去了。我想說的是白馬雖然不少,但是能與此白馬相提并論的,怕也只有劉備的的盧了,其余不過泛泛之輩。
這是趙云的坐騎,沒有華麗的名字,和主人的長槍一樣,也和主人的性格一樣,很好地詮釋了何為低調的華麗。
之所以將趙云沒有專屬名字的白馬排在第三位,是因為長坂坡之戰時,趙云在張郃的追趕下已經落入陷坑,眼看就要身首異處時,座下白馬突然沖天而起,不僅驚退張郃,還馱著主人大殺四方,使得常山趙子龍威名傳遍天下。
當然了,除了馬的功勞,趙云飛出陷坑時紅光乍現,似乎也和劉禪的真主命有關。話說劉禪后期表現得那么糟糕,會不會是當時把氣運用完了。
四 大宛馬大宛馬其實并非專屬名稱,和白馬性質相同,只不過一個指顏色,一個指地名。大宛是西域古國,盛產良馬。
曹操的大宛馬大概是整部書中死后待遇最好的。宛城之戰,曹操因為大鳥亂飛被張繡一路追殺,大將典韋、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全部陣亡,騎乘的大宛馬身中三箭依舊負痛馱著曹操突圍,在曹操安全后終因傷勢過重,倒地而亡。
數年后,曹操故地重游,祭奠愛將、子侄,連同這匹救過他性命的大宛馬一并厚葬。
歷史記載,此馬叫做“絕影”,為曹昂坐騎,曹昂為了救父親,讓出坐騎,最終死于亂軍之中。
五 爪黃飛電曹操與天子許田狩獵時騎乘的寶馬,當時曹操用天子弓箭射中獵物,群臣誤以為是劉協射中,山呼萬歲,曹操縱馬置身天子之前,接受百官山呼,氣得關羽差點當場發飆把曹操砍了。
不過除了隨曹操風光這一次外,爪黃飛電再無其他亮眼表現,故而位居“五虎大馬”之末。
個人覺得小說不同于歷史,但不代表他沒價值。過去在做小說分析時,總有人說一個小說那么認真干嘛?對于這種觀點在下不敢茍同,至于原因懂得自然懂,不懂的說了也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