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蛇之王”這個名字確實唬人,如果拋開眼鏡王蛇不談的話,菜花蛇確實可以稱得上是“百蛇之王”,這是因為在菜花蛇的食譜中包含了許多無毒蛇和毒蛇,在坊間甚至有“一里有菜花,十里無毒蛇”的說法。那么,無毒的菜花蛇憑什么讓許多毒蛇聞風喪膽湖南大王蛇有毒嗎?所有的毒蛇都不是菜花蛇的對手嗎?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真蛇圖片可能會引起小伙伴們的不適,所以我們下面的配圖盡量用卡通圖)
“百蛇之王”菜花蛇菜花蛇是兩種蛇的俗稱湖南大王蛇有毒嗎:黑眉錦蛇和王錦蛇,只不過,相對來說黑眉錦蛇的“菜花蛇”之稱比較局限,而王錦蛇在許多地方都被叫做“菜花蛇”,因此,提起菜花蛇通常就是指王錦蛇。
王錦蛇屬于游蛇科錦蛇屬,是一種無毒的蛇類。通常除了蟒科和蚺科的成員外,其他蛇大都是無毒蛇被毒蛇壓制,而王錦蛇則不同,它們無論是遇到毒蛇還是無毒蛇類(大型的毒蛇湖南大王蛇有毒嗎、蟒、蚺除外)都會主動的上前獵殺,而正是這種習性,才讓王錦蛇有了“百蛇之王”的稱號。那么,王錦蛇有什么“過人之處”能夠獵殺毒蛇呢?我們從三個方面來說一下:
第一湖南大王蛇有毒嗎:體型。除了蟒科和蚺科的蛇類外,王錦蛇的體型算比較大的存在,成年的王錦蛇體長平均在2.5米以上,雖然體長數據上王錦蛇不算特別的出眾,但是王錦蛇的特點是粗,所以較大的王錦蛇體重可達10公斤,平均也在5公斤左右,這個體重已經可以媲美大個體的眼鏡王蛇了。正是仗著身長、體壯,王錦蛇能夠絞殺大多數的無毒蛇。
第二:防御能力湖南大王蛇有毒嗎。菜花蛇并不是最大的蛇,而在自然界中講求的是“弱肉強食”,因此如果遇到比自己大的蛇,菜花蛇也有自保能力。當然它并不是通過戰斗獲勝,而是會像臭鼬那樣釋放“臭氣”。在王錦蛇的肛門內有肛門腺,肛門腺能夠分泌帶有臭味的液體,使得對手對自己失去捕食的興趣。因此,遇到小的就吃掉,遇到強勁的對手也能全身而退,這是王錦蛇被稱為“百蛇之王”的另一個原因。
第三:抗毒能力。王錦蛇之所以能夠吃掉毒蛇,不止靠本身的兇猛,最關鍵的還是免疫蛇毒的能力,在王錦蛇的分布區內,它最經常捕殺的毒蛇就屬五步蛇了,而五步蛇是尖吻蝮的俗稱,尖吻蝮的平均體長在1.5米左右,最關鍵的是它有毒。雖然尖吻蝮的毒性不至于“咬一口五步之內斃命”(事實上它的LD50,也就是半數致死量,簡單的說就是殺死一半以上的實驗體所需要的最小毒液劑量,只有9.2毫克每千克,)但是,尖吻蝮的單次排毒量很大,平均在220毫克左右,這個排毒量已經比大多數毒蛇要大,接近眼鏡王蛇了(平均350毫克),所以,雖然尖吻蝮的毒性不算很強,但是靠著單次排毒量,它依然是致命的毒蛇。但是,面對尖吻蝮的毒牙,王錦蛇絲毫不懼,這是因為它強大的免疫蛇毒能力。
因此,靠著較大的體型、免疫蛇毒的能力以及釋放臭液的能力,王錦蛇成為了“百蛇之王”。(下圖為尖吻蝮卡通圖)
所有的毒蛇都不是王錦蛇的對手嗎?王錦蛇雖然是“毒蛇殺手”,但是它對毒蛇的克制只是針對性的,因為根據科學的實驗表面,王錦蛇對血循毒(也就是出血性毒素,特點是一旦被咬傷會流血不止)有較強的免疫力,正是因為如此,以血循毒為主的尖吻蝮在王錦蛇面前才成為了“辣條”。但是,毒蛇的毒素并非只有血循毒,還有神經毒素和肌肉毒素等等。
其中蝮蛇科下的蛇類大都是血循毒,海蛇科下的蛇類大都是肌肉毒素,而肌肉毒素會使肌肉麻痹,因此在海中被海蛇咬傷是非常危險的。最后就是神經毒素了,神經毒素是最致命的毒素,它會直接摧毀受體的神經系統,其中眼鏡蛇科下的毒蛇大都是神經毒素。
而王錦蛇只是對血循毒免疫性較強,其他的毒素幾乎沒有免疫力,因此,當王錦蛇遇到一些體型較小的神經毒素毒蛇時,比如銀環蛇,它如果冒然攻擊,那么結果只有雙雙斃命,因為銀環蛇的毒性非常強,其LD50數值為0.08毫克每千克,最關鍵的是銀環蛇擁有神經毒素,所以一旦被咬中,王錦蛇死亡只是時間問題,不過它會在毒發之前,殺死銀環蛇,畢竟有體型和力量優勢。如果是遇到眼鏡王蛇,王錦蛇就要退避三舍了,因為比體型它不及眼鏡王蛇,而且眼鏡王蛇還是神經毒素且排毒量世界第一。
總結菜花蛇也就是王錦蛇,它之所以被稱為“百蛇之王”是因為它有吃其他蛇類的習性,而且對于蛇毒有一定的免疫能力,因此在其活動的區域內很少會看到毒蛇。但是,它免疫的蛇毒是血循毒,對于擁有神經毒素的毒蛇沒有什么免疫力,因此它的“百蛇之王”要打個引號,如果出去蟒和蚺的話,真正能夠稱得上百蛇之王的就要屬眼鏡王蛇了,因為作為體型最大的毒蛇,它也對蛇毒有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