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哈薩克斯坦在歷史上是金帳汗國的繼承者之一,在基因上,哈薩克斯坦也最接近蒙古人高加索人。
一、祖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昔班歷史上高加索人,蒙古人征服俄羅斯后,建立了著名的金帳汗國,是為蒙古四大汗國之一。
金帳汗國的首任汗是成吉思汗的長子,術赤,第二任汗是術赤的兒子拔都高加索人。
拔都有一個弟弟,叫昔班,他參加了蒙古歷史上的“長子西征”,并在匈牙利戰役中表現突出高加索人。根據拉施特在《史集》中的記載,如果蒙古人繼續占領匈牙利的話,昔班很有可能會成為蒙古統治匈牙利的首任總督。
1241年高加索人,因為蒙古大汗窩闊臺的猝死,“長子西征”結束,匈牙利逃過一劫,昔班也回到了俄羅斯大草原。
自從成吉思汗死后,他和他的家族就一直居住在南烏拉爾河東部和東南部地區。夏季來臨的時候,他們在烏拉爾山區扎營,寒冬季節,則轉移到薩雷河附近。
按照祖先的游牧方式生活了大約100多年后,昔班家族和臣服于他們的部落開始采用“月即別”(Uzebek)的名字自稱,這個名字按照現在的拼法,念起來就是“烏茲別克”。
二、哈薩克名字的由來1428年,昔班家族的王子阿布海爾繼位,在他的統領下,昔班家族逐漸強大起來。到1450年前后,昔班家族統治的區域從托博爾斯克一直到中亞的錫爾河一帶。
1456年,明朝景泰七年,昔班家族遭到另一支蒙古人——衛拉特人的進攻,結果被擊敗。
他部下的大批游牧民,早前就對阿布海爾的定居方式表示不滿,此刻正好機會來了,于是紛紛脫離他的統治,前往察合臺汗國,居住東遷楚河流域和塔拉斯河流域,并建立了獨立的政治實體——哈薩克汗國。
他們按照蒙古人傳統的游牧方式生活,自稱“我們是草原之子,一切財富都由馬組成,馬肉是我們喜愛的食品,馬奶是上乘飲料。我們沒有房屋,我們主要的消遣就是察看我們的羊群和馬群。”
新生的哈薩克斯坦汗國,吸引了周鄰大量游牧部落前來加入。
從此以后,留在原地以農耕為主的,還叫“烏茲別克人”,而跑走的牧民們,則被叫做“哈薩克”人(哈薩克的意思就是冒險者,叛逆者)。
而他們所居住的地方,也就逐漸成為了哈薩克汗國的一部分。
三、哈薩克人的分布明朝滅亡之前的16世紀20年代,哈薩克汗國的統治區域向南到錫爾河,東南到七河地區,東北部到巴爾喀什湖東部和南部地區,西部到玉邪克河流域。
清朝康熙年間,哈薩克斯坦汗國逐漸形成三個玉茲(哈薩克語“地區”的意思),即烏拉玉茲(大玉茲)、鄂爾圖玉茲(中玉茲)和奇齊克玉茲(小玉茲)。
在清代文獻中,分別稱為右部、左部和西部。
1757年,清朝滅亡準噶爾汗國,1767年,清政府告知哈薩克中玉茲可汗阿布賚:“哈薩克牧民可以到伊犁等地游牧”。
于是,大玉茲、中玉茲逐步移居到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水草豐盛的地區,即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個地區,并成為清朝藩屬。
1864年,中俄簽署《勘分西北界約記》,沙俄強行侵占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等原來屬于哈薩克斯坦汗國的大部分領土。
在此情形下, 一些哈薩克部落表示“眾民隨地劃歸俄轄,雖死不從”,紛紛投歸祖國。此后,居住在中國境內的哈薩克人主要是烏拉玉茲(大玉茲)和鄂爾圖玉茲(中玉茲)的部落。
而在俄國境內的哈薩克人在十月革命后,成立了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91年12月10日,改稱為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目前的分子人類學檢測顯示,中亞地區所有民族當中,哈薩克人有60%以上的Y染為C2,最為接近蒙古人。而其他諸如R、N等的存在,正說明了哈薩克人是以蒙古人為主體,融合了突厥人、中亞地區其他原住民基礎上所形成的的民族。
所以,無論是從歷史演變還是基因檢測來看,哈薩克人都是無可分辨的蒙古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