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豹確實有捕殺黑猩猩和大猩猩的確切記錄,但黑猩猩和大猩猩并不是花豹的常規獵物,沒有羚羊那么好抓,捕食黑猩猩和大猩猩需要豐富的經驗和有利的環境克羅斯河大猩猩。很多人對花豹捕殺黑猩猩和大猩猩都表示難以置信:黑猩猩那么聰明?大猩猩那么強壯?這兩種和人類關系最近的動物為什么會被花豹捕食?
在殘酷的自然界里克羅斯河大猩猩,聰明和強壯并不是萬無一失的護身符。今天就來分析一下花豹捕食黑猩猩和大猩猩的情況和原因。
三者的概況花豹作為最兇殘好斗的貓科動物克羅斯河大猩猩,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它都來者不拒,在旱季里花豹甚至會跑到淤泥里捕食腥臭的鯰魚。
花豹雖然是大型貓科動物,但體型跟老虎獅子比起來還是差了一大截,花豹一般體重30-90千克,能超過100千克的花豹都寥寥無幾克羅斯河大猩猩。
▲雨林豹
非洲是花豹的大本營,除撒哈拉大沙漠之外的整個分布非洲大陸都有花豹的身影克羅斯河大猩猩。和黑猩猩、大猩猩共存的花豹就是雨林豹,是生活在非洲熱帶雨林里的花豹,體重一般30-60公斤,雄性平均不足45千克,雌性平均31千克,最大可以長到80公斤。黑猩猩屬有兩個物種——黑猩猩有四個亞種,矮黑猩猩是單型種。
大猩猩屬有兩種4個亞種——西部大猩猩亞種:西部低地大猩猩、克羅斯河大猩猩。東部大猩猩亞種:東部低地大猩猩、山地大猩猩。
黑猩猩屬和大猩猩屬的所有成員都生活在非洲。
黑猩猩是雜食動物,會采食各種水果,還會用石頭砸開堅果,也會使用樹枝取食螞蟻。黑猩猩還會捕食疣猴,它們會團隊協作,一批負責驅趕,另一批負責埋伏。
大猩猩基本是純植食動物,食物98%以上是果實、葉子和嫩芽,會在不經意間吃掉一些葉子上的昆蟲。12歲(部分地區14歲)以上的雄性大猩猩背部毛發呈銀灰色,被稱為銀背大猩猩,所以著名的銀背大猩猩是對壯年雄性大猩猩的稱呼。
下圖是一些野生靈長類成年平均體重數據。
簡單翻譯一下。
東部低地大猩猩雄性平均175.2千克,雌性平均80千克。
山地大猩猩雄性平均159千克,一只雌性97.7千克
西部低地大猩猩雄性平均170千克,雌性平均71.5千克。
克羅斯河大猩猩和西部低地大猩猩體型相當。
▲矮黑猩猩和狒狒
矮黑猩猩雄性平均45千克,雌性平均33.2千克。
中部黑猩猩雄性平均60千克,雌性平均47.4千克。
東部黑猩猩雄性平均43千克,雌性平均33.2千克。
可以看出,大猩猩的體型比雨林豹大很多,而黑猩猩的體型和雨林豹相當。按常理推測,大猩猩和黑猩猩都是群居動物,大猩猩可以憑借體型對抗花豹,而黑猩猩可以利用群體優勢對抗花豹,這也是大多數人心中所認為的,可事實并非如此。
花豹對大猩猩和黑猩猩的捕食記錄上世紀中葉動物學家深入非洲雨林實地考察才發現花豹有捕食大猩猩的現象。
1961年2月鮑姆加特爾在烏干達獲得了花豹捕食大猩猩的首個證據,而且還是一只銀背大猩猩。此后在中非共和國、剛果和加蓬等國接連發現花豹捕食大猩猩的現象,最重要的記錄是1988年10月10日在中非收集到的花豹糞便里發現了11歲雄性大猩猩的足趾和毛發。
上圖是一份論文里提到的花豹對大猩猩和黑猩猩的捕食現象。2005年在加蓬(Gabon)收集到的196份花豹糞便樣本里,有6份樣本里找到了西部大猩猩的骨骼,有4份樣本里找到了中部黑猩猩的骨骼。
在科特迪瓦塔伊國家公園里,動物學家對花豹與黑猩猩的沖突做了詳細的觀察和記錄。
1989年3月8日,一只9歲的雌黑猩猩被豹殺死。
1990年8月28日,一只成年雌黑猩猩被豹殺死,它10歲的兒子受到了嚴重的驚嚇。
在5年時間里,觀察到七只黑猩猩身上發現有豹留下的大量新鮮傷口,有2只成年雄性,4只成年雌性,一只亞成年雌性。有6只傷口最終痊愈,有一只成年雄性身上有16處穿孔傷,有一處傷口傷口一直不愈合,兩個月后不知所蹤,很可能是死亡了。5年的觀察中,研究人員關注的黑猩猩群有48只個體失蹤——3只成年雄性,1只亞成年雄性,5只青年雄性,13只成年雌性,5只亞成年雌性,6只青年雌性,15只幼崽。
其中5只為主動脫離群體,11只因病而死。按照動物學家的推算,大約39%的死亡個體是花豹所殺,也就是16-17只。還發現,他們觀察黑猩猩的行為實際上保護了黑猩猩,他們時常在離黑猩猩群5-10米的地方進行觀察,這干擾了花豹的捕獵行為,使花豹對黑猩猩的捕食概率下降了8%左右。
從上面的記錄和研究來看,花豹捕食大猩猩和黑猩猩是板上釘釘的事實,那么,這兩種和人類關系很近的靈長類為什么會遭到花豹捕食呢?
花豹捕食大猩猩和黑猩猩的原因1、雨林里花豹密度大
人們對熱帶雨林的砍伐和猖獗的偷獵使花豹的棲息地和食物減少,競爭更加激烈,有些花豹開始捕殺一些非常規的獵物。▲黑猩猩抓走花豹幼崽,算是扳回一局,不過以大欺小,勝之不武
研究表明,在以熱帶草原為主的坦桑尼亞貢貝國家公園,150平方公里內有一只花豹,所以貢貝國家公園里也有黑猩猩,但沒有觀察到花豹捕食黑猩猩的現象。而以熱帶雨林為主的科特迪瓦塔伊國家公園里,1平方公里內就有1只花豹,密度是貢貝國家公園的150倍,所以這里的黑猩猩會遭到花豹的捕食。大猩猩的情況也是如此。
2、夜視能力差異
多數捕獵事件發生在夜間,花豹的夜視能力極佳,而大猩猩和黑猩猩沒有夜視能力,在晚上就像瞎子,面對花豹幾乎沒有反抗之力。花豹捕食銀背大猩猩的事件也發生在夜間,在白天,大猩猩和黑猩猩有能力趕走花豹。大猩猩和黑猩猩都被觀察到在白天使用樹枝對抗花豹的行為,證明智商還是有點用處。
3、攻擊技巧差異
花豹是兇猛的貓科動物,一生都在獵殺,經驗豐富的花豹知道如何獵殺大猩猩和黑猩猩。而大猩猩是溫和的食草動物,雖然體型巨大,肌肉發達,但相比花豹的尖牙利齒還是差了點。黑猩猩的體型和花豹差不多,單打獨斗完全不是花豹的對手。花豹的獵殺上限是成年雄性德氏大羚羊,重達900千克。
4、靈活性與戰斗意志差異花豹的靈活性是遠勝大猩猩和黑猩猩的,花豹可以采取放血消耗的方法來獵殺,而大猩猩和黑猩猩無法對花豹產生實質性的傷害。大猩猩的咬合力不低,但難以咬中,拳頭是鈍器,遠不如爪子和牙齒這種利器有殺傷力。據說靈長類動物痛覺神經敏感而且害怕鮮血,這也是殺雞儆猴的原因,所以大猩猩和黑猩猩在戰斗意志上存在天然的劣勢。
結論在非洲確實觀察到花豹捕食大猩猩和黑猩猩的現象,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只不過猩猩并不是花豹的常規獵物。
花豹是真正的猛獸,它身上的一切都是為了獵殺而生。而大猩猩性格溫和,并不擅長攻擊,即使是內斗也很少見血。黑猩猩雖然會捕食猴子,但也是打打牙祭,并不是常態,大猩猩和黑猩猩不算真正的猛獸。
所以,大猩猩不是電影里的金剛,黑猩猩也不是《猩球崛起》里面的凱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