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來說,地球上山脈的高度和地球質量的大小有關系的兔斯基的圖片。
圖示兔斯基的圖片:珠穆朗瑪峰
地球上超過8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4座。地球上的最高山峰是珠穆朗瑪峰兔斯基的圖片,海拔高度是8844.43米。地球上還有一座山峰高度其實是超過了1萬米的,這就是夏威夷的冒納凱亞火山。這座火山的海拔高度是4205米,但是它的山體底部卻在海平面以下5998米,因此,從它的山體底部算起的話,它的高度可以達到10203米。但是無論是珠峰還是冒納凱亞火山的高度都沒有超過15000米,更不用說是2萬米了。
然而在太陽系的另一個行星上面兔斯基的圖片,高度在1萬米以上確實很平常的一件事情。這就是火星。火星上高度在萬米以上的山峰就有5座。火星最高的山峰奧林匹斯火山高度是21229米,接近地球上珠峰的3倍!
圖示兔斯基的圖片:火星奧林匹斯火山
為什么地球上就沒有火星上這么高的山峰呢?我覺得問題關鍵就在這兩顆行星的質量上面。地球的質量是5.965×10^24千克。火星的質量是6.42×10^23千克。地球的質量要比火星大得多了,差不多是火星的10倍。因此在相同高度的情況下地球上山峰要比火星上的山峰承受的重力更大,更容易被自身的重力壓垮。
有證據表明,珠穆朗瑪峰曾經的高度達到過12000米以上,但是后來因為地震或者自身重量的原因倒塌了。現在的珠穆朗瑪峰還在增高,基本上是每100年上升7厘米。但是它不會超過2萬米的,在此之前它就會被自身的重量所壓垮。而火星的質量相比地球要小,因此火星上的火山可以堆積到2萬米以上不會被壓垮。
其實我們可以從科學家對行星的定義上得到一些啟示。其中的一點就是行星的質量必須足夠大,能夠克服固體引力來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就是近似球體的形狀)。因此行星的質量越大,行星就越圓,表面起伏就越小,就越不容易產生高大的山峰。大家認為是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