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不去消滅墨西哥毒販有幾個原因,但絕不是美粉們說的是因為美國尊重墨西哥主權墨西哥毒梟。如果大家翻翻世界史就會發現,在1846年,美國和墨西哥曾經爆發國一次大規模戰爭,戰爭歷時兩年。
這一仗下來,墨西哥失去了2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墨西哥毒梟。打那以后,墨西哥一蹶不振,被美國死死壓著無法崛起。
墨西哥有一首流行歌曲唱到:上帝啊,為什么讓我們跟美國為鄰,這里離夢想太遠,離美國太近墨西哥毒梟。
美國想緝毒的時候墨西哥毒梟,哪怕是天涯海角也會去。美國不想緝毒的時候,哪怕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也不會管。
年輕點的朋友可能還不知道墨西哥毒梟,美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為了緝毒,就派特種兵跑到主權國家巴拿馬,抓走了巴拿馬總統,大毒梟諾列加。
諾列加是個帥哥,也是個好色之徒,諾列加擁有的美女比皇帝還多,而且全都是世界名模、名妓、和有名氣的美女。
諾列加雖然是巴拿馬總統但薪水并不高,拿來這么多錢養活那么多美女呢?那就是販毒。
諾列加當總統后擁有絕對的權利,他說販毒還不是一句話。全國上下一起販毒、一起發家致富。一時間巴拿馬成了國際制毒中心,販毒中心,洗錢中心。
諾列加跟薩達姆一樣也是美國人豢養的傀儡,諾列加聽話的時候,美國國內對諾列加販毒一片聲討,國際上對諾列加老鼠過街一片喊打,但美國政府就是視而不見。
后來諾列加總統不聽美國話了,翻臉了,變成了反美英雄了,諾列加的販毒就成天大的事了。美國開始在聯合國大會上指責諾列加販毒、走私、洗錢,美國政府還在國內對諾列加以販毒、走私、勾結哥倫比亞大毒梟找為名提起訴訟,并揚言要把諾列加捉拿歸案。
其實美國之所以想干掉諾列加,不是諾列加洗錢販毒,而是諾列加要撕毀美國和巴拿馬的運河合同(合同規定美國在1999年歸還運河經營權。),要把美國人趕走,提前收回運河主權。美國指責諾列加以小欺大,違反合同法。
1989年12月20日,美國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下令美軍特種兵開展了一場代號“正義行動”的軍事行動,經過激戰,把沉迷美女堆里的諾列加抓獲帶到美國。
由此可見,美國認為有必要的話,完全不會考慮尊重什么主權,在它眼里只有利益,沒有法則。事實上美國也曾應哥倫比亞政府的邀請去打擊過那里的毒販,哥倫比亞毒梟被剿滅后,才有了墨西哥毒販的發跡。
墨西哥毒品交易的發達也讓墨西哥經濟“受益匪淺”,每年帶來的多收入有八百億美元左右,占墨西哥GDP的10%,有人曾經調侃說,毒品是墨西哥的第三產業。
幾百億美金對北美的窮國墨西哥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墨西哥怎么會像哥倫比亞那樣邀請美國出兵緝毒?
即使墨西哥沒有毒品交易,墨東哥、墨南哥也會有,與其說讓其它國家賺錢,還不如讓鄰居賺走,肥水不流外人田。有個富裕的鄰居,總比一個窮鄰居要好,因為在美國有三千多萬吸毒者,每年要消費毒品量可想而知。
好多人不知道,在美國販毒是大逆不道的,要堅決打擊;但吸毒在好多州并不違法,即使被認為違法的州也只是處以小額罰款。只要攜帶毒品不多就不會構成犯罪,更沒有拘禁和強制戒毒的法規。
反而美國人認為抽煙危害他人健康,是間接謀殺;所以在公共場合嚴禁抽煙,把抽煙當做違法來打擊。而吸毒則純粹是個人的事,沒有危害別人。美國人的邏輯就是這樣奇怪。
因此,美國每年的毒品消費不僅不會減少,而且逐年增加。而墨西哥經濟一直不景氣在低谷徘徊,默認墨西哥毒品交易也算是對墨西哥的一種援助。
墨西哥全社會也明白毒品的危害,知道依靠毒品帶來的繁榮是短暫的,是飲鴆止渴。
可是墨西哥國內經濟疲軟,促進經濟增長。降低失業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是最緊要的問題,因為它關乎社會穩定;相比之下毒品問題就退為其次了。
而且墨西哥官場腐敗,毒梟不但勾結緝毒警察還打進了權力機關,這對墨西哥緝毒形成了很大的挑戰。
因此,墨西哥政府想要鏟除國內的毒品交易還任重道遠,決非輕而易舉。
而販毒非法的國度,毒販都在暗處,即使美國出兵,也收效甚微,一定意義上說,打擊墨西哥毒販的難度甚至不亞于打一場伊拉克戰爭。所以即使墨西哥邀請,美國也不會過去幫它緝毒,做出力不見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