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性成熟年齡因種類、環境條件的不同而不同淡水魚的種類。不同的詞養條件,性成熟的時期亦不一致。食料豐富、水體 條件良好時,魚的性成熟期就可以縮短,魚體的性成熟度 亦好。當食料不足及水體環境條件不良時,性成熟的時間 就會推遲。魚類繁殖后代的好壞,與親本培育和飼喂的質 量有密切的關系。
性腺成熟以后的魚類,在每年的一定季節,周期性地 進行生殖。羅非魚等則屬例外,1年內可產卵5 ~6次之多。 大馬哈魚則一生中只進行1次生殖,產卵后即死亡。魚類的懷卵量隨著魚體的大小、環境和營養條件的優 劣,以及不同年齡等情況,也有顯著的差異。
由于產出體外的卵粒比重和特性不同,可以分為浮性 卵、沉性卵和黏性卵等幾種。浮性卵一般較小,比重比水 小,產出后漂浮在水體的中層或浮在水面,顏色透明,大 多有油球,卵膜不具有黏性,多見于海水魚。淡水中的黑 魚所產的卵也是浮性卵。沉性卵一般較大,質量重,其中 有些魚類的卵膜具有黏性,可附于其他物體上,如鯉魚、 鯽魚、魴魚、鲴魚的卵,產出后常附于水草、石子上。
另 一類卵膜平滑,不具有黏性。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產出 后卵沉于水底,如黃顙魚、黃鱔、大馬哈魚等;另一種是 產出后卵膜吸水,可隨水漂流,如草、青、鰱、鳙四大家 魚的卵。如果靜置不動,這種卵就要下沉水底,所以又稱 半浮性卵或漂流性卵。魚類的產卵季節以春季和夏季為主,產卵時間可從3~ 4月份延長到6 ~7月份,狗魚、雅羅魚初春就產卵,其后為鯉魚、鯽魚、魴魚、鳊魚、鰱魚、草魚、鳙魚、青魚、 鱖魚和黑魚等。
同一種類的魚其產卵時間的遲早,與地理 分布、水溫的變化等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