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微型小說,完成20~23題(8分)
鳥有聾的嗎?
課堂上,幼兒園老師提問愛斯基摩狗閱讀短文:“樹上有兩只鳥,開槍打死一只,還剩幾只?”
孩子們不假思索,脫口而出:“一只。”
老師微笑著,不語,像往常孩子們回答錯了時一樣看著孩子們。
孩子們面面相覷,不知道錯在哪里。
突然,有一個男孩站起來,發現新大陸似的說:“一只也沒有了。”
老師這才開口了,“劉明小朋友真聰明。你說說為什么一只也沒有了?”
劉明受到鼓勵,像個獲獎的得主,激動得 :“因為……因為槍一響,另一只鳥也……也嚇跑了。
”
孩子們終于恍然大悟,紛紛把敬佩的目光投向劉明。老師又表揚了劉明幾句,劉明像個凱旋的將軍似的坐下。
可是,坐在最后排的一個女孩卻怯生生地站起來說:“老師,如果這只鳥是聾的呢?”說完,目光直直地看著老師。
▲孩子們又楞住了,是啊,要是那只鳥是聾的,它就不會被嚇跑,還是在那樹上站著。于是都把疑問的目光轉向老師。老師臉上閃過一絲紅暈,說:“怎么會呢?鳥有聾的嗎?”說著,將目光從女孩臉上轉向全體孩子,“大家說,鳥有聾的嗎?”
第一排有個胖乎乎的孩子仿佛作證似的大聲說:“有的。
”
“有的?”老師驚訝地把目光收回,聚成一束射到那胖孩子臉上。
那胖孩子被目光一射,怯生生地說:“人都有聾的,鳥為什么沒有呢?”
不等老師回答,幾個孩子跟著說:“對,有的。
肯定有的。”接著,越來越多的孩子也說有的。課堂上充滿了孩子的說話聲。老師拍拍講臺桌喊道:“靜一靜,靜一靜。”在桌上狠狠地抽了一下,教室里立即鴉雀無聲,孩子們都端端正正地坐好,一個個眼睛睜得大大的,看著發怒的老師。
發怒的老師氣沖沖地說:“搗亂!鳥有聾的!這么簡單的問題都不懂。
我看你們啊,要是都像劉明那樣愛動腦筋就好了。不愛動腦筋還瞎說亂猜……”
老師還沒說完,劉明站起來,這次卻未說臉先紅:“老師,這只鳥也許真是聾了的。”
△老師一下子楞住了,好半天才說:“胡說。怎么你也相信他們的了?好孩子應該……應該說一不二……”
閱讀短文答案
20.在文中橫線上填寫合適的詞語,補充說明劉明小朋友“激動”的程度 。
(2分)
21.加“▲”的語段中“孩子們又楞住了”,原因是 ;
加“△”的語段中“老師一下子楞住了”,原因是 。(2分)
22.梳理故事情節,在下面空格里填寫恰當的詞語。
(2分)
學生錯答問題,老師不語→答對問題,老師□□→爭論問題,老師發怒
→學生不肯就范,老師□□
23.文中畫線的句子寫老師的“目光”,請你結合原文說說這是一種怎樣的“目光”。
(2分)
20、說話都結結巴巴起來(2分) 21、感覺女孩說得有道理,但又不知到底對不對
想不到劉明也反對她,感到難堪,不知如何收場(2分) 難堪 (2分)
23、學生的思維結果和課堂表現超出了老師預料范圍,想通過嚴厲的目光暗示學生回到老師既定的教學軌道上來,這是一種專制武斷、嚴重缺乏教學民主的目光。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