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學者猜測,可能亞裔美籍學生的社會經濟背景更有利于其學習。但從理論上說,在學生父母所接受過的教育水平各大學的學霸狗、家庭經濟收入水平和家庭成員間關系等社會經濟條件上,亞裔學生并不一定比美國白人學生更加優越。本次研究中,研究者利用幼兒教育縱向研究項目-Early Childhood Longitudinal Study: Kindergarten Cohort,ECLS-K?和國家教育縱向研究項目-Education Longitudinal Study,ELS?的研究數據,對989名亞裔美籍學生和4246名美國白人學生在不同受教育階段的學習、心理及人際關系進行了具有針對性的統計分析。
研究者把亞裔美籍學生群體分為了4組,包括東亞、菲律賓、東南亞和南亞學生,將他們分別與美國白人學生的學業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發現,不同的社會經濟背景不足以解釋為何亞裔美籍學生在學業中表現得更好。也有很多人認為,亞裔美籍學生和美國白人學生的學習認知能力之間存在差距各大學的學霸狗。
之前的研究證明,在兩歲甚至更早的年齡階段,亞裔美籍兒童確實比美國白人兒童的學習認知能力更高。但此次研究發現,事實上,兩類學生學習認知能力的差距在他們進入學校后就逐漸消失。因此亞裔美籍學生多為“天才”也是說不通的。還有個更普遍的觀點是各大學的學霸狗,亞裔美籍學生表現更加優異要歸功于他們刻苦努力的學習和一絲不茍的態度。
在本此研究中,研究者委托授課老師依照學生對學業的努力程度逐一打分,最高6分,最低0分。統計分析發現,亞裔美籍學生與美國白人學生在進入小學一年級時,此項分數就已超過后者。而到高中一年級時,這一差距還會進一步擴大。以上數據足以看出,亞裔美籍學生常被稱為“學霸”、經常專注于學術問題、在課堂上有積極性很高,都是因為他們更加刻苦努力。
在確定了刻苦努力是亞裔美籍學生學業優異的主要原因后,研究者對此因素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分析結果顯示,亞裔美籍學生之所以學習如此刻苦努力,與很多因素相關。例如亞洲的儒家思想認為學習能力是后天獲得的,而不是先天的,這使得學生們相信可以通過努力提高學習成績;亞洲相對于美國具有更加密切的家庭關系,使得學生肩負有一種為了家族的發展,自己必須成功的“使命感”;亞裔美籍學生的父母更加重視學校教育,對孩子的學業期望較高;移民身份使得亞裔美籍學生認識到,只有努力學習才能有效地改善生活地位;“亞裔美籍學生學習都很優秀”的說法在美國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亞裔美籍孩子更加努力學習的信心,而這點上正好與非裔美籍學生的情況相反。
其實總結起來可以認為是兩個關鍵點所決定的各大學的學霸狗:文化導向和移民身份。學霸的痛你不懂
另外,研究還關注了學生心理健康狀態因素各大學的學霸狗。他們對學生的自我狀態評價以及與父母朋友親密交流的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方式為讓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對上述兩項內容進行打分,最低0分,最高4分。
統計分析發現,亞裔美籍學生與美國白人學生的得分要低。這說明亞裔美籍學生雖然學習成績較好,但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和社會參與性較差。這可能是因為學習壓力大導致學生常常與父母關系不佳;也可能是因為對成績的期望較高,所以一旦失敗也會格外失落;或者是完成了很多目標后有些孤僻等。
總之,亞裔美籍學生之所以常比美國白人學生成績更加優秀,并不是因為來自不同的社會經濟背景,也不是因為亞裔學生更聰明,而是因為他們非常刻苦努力。而導致亞裔學生學習更加努力的原因簡單來說有兩點:一是他們相信努力就有回報,二是移民身份使他們需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