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斗牛犬是家犬的一個亞種,原產英國,起源于19世紀。直到1835年英格蘭禁止逗引公牛之前,屬于非常常見的品種。此后,經過有選擇的培育,性格逐漸變文雅。幼犬的大頭可能卡在產道中,所以母狗常以剖腹的方式生產。斗牛犬體高35-50cm左右,重量約20-30公斤,屬中型犬。皮毛光滑,身體矮胖健壯而沉重,頭大額寬,嘴往上翹,下顎比上顎凸出且向上微彎呈地包天形態。寬闊的肩膊及強壯的四肢。整體外型及姿態表現出渾身是勁和極大的穩定性。體型雖小卻具備強健有力的大馴犬的體型,肌肉發達和身體大小不成比例。頭很大,頭圍幾乎等于身高。眼睛長得較低,毛皮大部分是白色,之中摻雜不少紅色或淺黃褐色的斑紋。面部很短,鼻子上翹,扁平寬大。背毛短而光滑厚實。
二、外形標準
1、頭部
眼睛,位于腦袋上比較低的位置。眼睛的形狀相當圓,中等大小,顏色非常深。
耳朵在頭部的位置相當高,耳朵前面的內邊緣與腦袋的輪廓線相連,位于腦袋頂部的后角。耳朵相當小,且薄。形狀是所謂的“玫瑰耳”。
腦袋非常大,而且寬,且呈正方形。腦袋高,且從鼻鏡到后枕骨的距離相當短。前額相當平,臉部既不突出,也不下垂。面頰圓,向兩側突出,超過眼睛的范圍。臉部,從面頰骨前面開始,到鼻尖,距離極短,口吻非常短、寬,向上翻,從眼角到嘴角非常深。
鼻鏡大,寬,黑色,鼻尖靠后,深深的位于眼睛中間。鼻孔寬、大,黑色,中間有清晰的中線。嘴唇上唇厚、寬、下垂,且非常深,完全懸垂在下頜兩側。在前面與下唇結合,差不多能蓋住牙齒。頜部厚重,非常寬,正方形,“下顎突出”,下頜在前面相當突出,且向上翻。
牙齒大、結實,前面有六顆小牙齒在犬齒之間,排列平整而水平。
2、身體
頸部短、非常粗,頸背深、結實而圓拱。肩胛后方略微塌陷,緊隨在肩胛之后,由于脊椎向腰部升起,從而形成一個拱形,成為“拱背”,或更準確的說是“輪形背”。
胸部和身軀都顯得非常寬,側面豐滿,肋骨圓,從肩胛到最低部位顯得非常深。胸底再肩胛和前腿之間,位置非常低,使他產生一種非常寬、矮、腿短的外貌。胸部非常寬、深、且豐滿。下腹線身軀在肋骨支撐部位之后,腹部上提,不很圓。背部短而結實,肩胛處非常寬,而腰部略窄。
尾巴直或呈“螺旋”狀,很短、低垂,姿勢是堅定的向下,根部粗而尖端細。如果尾巴是直的,則呈圓住形。如果是“螺旋”狀,糾結處的彎曲非常清晰,且結較平。
3、四肢
肩胛肌肉發達,非常沉重,分布的很寬,且向外傾斜,給人以穩定而非常強健的印象。
前肢腿短、結實、直、且肌肉發達,位置分的很開,腓骨非常發達,顯示出弓形外觀。肘部位置低,且向外,與身軀的關系顯得松懈。足爪為中等大小,緊湊而穩固。腳趾緊湊,上半部裂開,趾關節高,且趾甲短而粗。前足爪直,或略向外翻。
后腿結實而肌肉發達,比前肢略長,使腰部高于肩胛。飛節略微彎曲,且位置低。下半部后腿短、直而結實,膝關節略向外彎曲,且離身軀略遠。因此飛節彼此靠近,而后足爪向外翻。足爪為中等大小,緊湊而穩固。腳趾緊湊,上半部裂開,趾關節高,且趾甲短而粗。后足爪向外翻。
4、體型
身高31-36厘米。體重23-2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