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種標準
【整體外貌】德國硬毛指示獵犬肌肉發達,身材中等,相貌特別,身體均衡,體格強健。這一犬種最明顯的特征是,對惡劣氣候的抵抗力很強,被毛硬而韌似金屬線以及面部的器官結構。作為一種特征和類型都是典型的指示獵犬,德國硬毛指示獵犬是一種聰明、精力旺盛和意志堅強的獵手。
【大小,比例和結構】身高——公犬的體高標準為地面到肩胛上緣部位的高度,一般為61.0~66.0厘米。母犬體形較小, 但不低于55.9厘米,為了保證該犬種的工作特點,高于或低于標準身高的犬在展示比賽會上都將處于不利的地位。該犬種的體長稍長于它的身高,比例大約為10:9。德國硬毛指示獵犬具有的多功能獵犬體格, 保證了它在野外活動的靈活性和忍耐力。完美的身材和平穩性是執行高難度任務所必需的。
【頭部】頭部長度適中。眼睛——呈褐色,中等大小,卵圓形,明亮清澈,中等長度的眼眉高掛于兩眼之上。黃色眼睛是不符合要求的。耳朵——呈圓形,但不太寬,緊貼頭部下垂。頭骨——寬闊,枕骨凸出不顯著。額段——中等。口鼻部——較長,寬闊,與頭骨前部平行。鼻骨挺直。鼻子——暗褐色, 鼻孔寬大、張開。有斑點或肉色鼻子的犬在展示比賽會上將處于不利地位。嘴唇——隨意下垂,接近下頜,有胡須。顎部——強健,合適的齒狀牙齒, 門牙呈現真正的剪式咬合。
【頸部,背線和軀干】頸部——中等長度,微拱,無垂肉。背中線——整條背中線,從肩胛上緣部分向下到臀部呈現出一個可覺察的傾斜度。皮膚緊繃。胸部——深而寬, 肋骨呈現良好的彈性。褶皺明顯。背部短、直而強健。腰部緊湊,細長。臀部——雙臀寬圓。尾巴——向高抬起。當犬警覺時, 尾巴提起或高于水平線, 尾巴常被剪短到大約原來長度的2/5。
【前軀】雙肩適當后傾。前肢的肘上部筆直。腿骨稍扁且強健, 但不粗笨, 從而影晌犬的自然靈活性。狼爪一般可以去掉。腳部輪廓呈圓形, 腳上有蹼, 向上拱起, 腳趾緊湊, 肉墊厚而硬, 趾甲堅固有力。
【后軀】后軀角度與前軀角度相平衡。后肢上部強壯而且肌肉發達。從身體后側看, 兩后腿與膝關節和附關節成恰當的角度, 并彼此平行。狼爪一般被去掉。
【被毛】硬而韌的被毛是這一犬種最明顯的特征。一個犬種必須有特征的被毛來代表它的類型。被毛是氣候的天然抵擋物, 在某種程度上有防水作用。被毛下層質地致密, 在冬天足可以抵擋寒冷。但在夏季變薄, 而且幾乎不易覺察。特別的外層被毛直、粗糙, 硬而韌, 呈平坦狀態。皮毛長度在5.1厘米左右間。外層被毛的長度足可以保護被粗糙物體損傷, 而且不會過長以至于掩飾犬的外形輪廓。腿的下部被毛較短, 腳趾間的被毛質地較柔軟。頭骨上的被毛天生短, 疏密適當。肩上和尾部周圍的被毛密集而粗。尾部被毛覆蓋良好,尤其在下側, 但缺乏絨毛。眼眉毛發硬而直。有胡須和連鬢胡子, 中等長度。一頭帶有肝色和白色斑塊的犬, 其肝色斑塊的毛發比白色毛發要短。短而平滑的被毛,軟如羊毛的被毛或一種過分長的被毛在犬展示比賽會上都會處于極其不利的地位。雖然該犬種的被毛質地粗糙, 硬而韌, 但小犬的被毛一般比成犬的被毛短。對犬進行合理的飼養, 可以使犬的被毛呈現天然本色。不合理的飼養或人為采取措施, 在外貌上, 會使犬的被毛呈現出人工修飾的形態, 這一點在展示比賽會上也會處于不利的地位。
【顏色】該犬種的被毛顏色是肝色和白色, 或者是肝色斑和白色斑(肝色雜有白色)、肝色帶有白色斑或者是純肝色。頭部是純肝色,有時帶有白色斑點, 雙耳是肝色, 在被毛中任何一點黑色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步態】步態在適度的范圍之內。運動起來自由平穩, 前軀所及之處合適到位, 后軀充分顯示出驅動的力量, 背線保持平穩。
【性情】性情沉穩, 細心謹慎, 對外界事物表現冷淡, 對陌生人不友好。對主人來說是一個忠誠可愛的伙伴, 因為它們渴望使主人高興并對訓練充滿熱情。
1985 年 7 月 9 日批準
1989 年 5 月 14 日生效
品種歷史
狩獵被稱為人類最早的體育活動, 但實際上它的意義遠不止如此。在古代時期, 當斧子、棒棍和長矛是人類為自己和他們的家庭尋找食物的惟一武器時,狩獵是一種生活方式。貫穿整個時期是用陷阱、獵鷹、羅網和弓箭進行狩獵。后來, 那些王孫、貴族和大地主狩獵不是為了食物, 而是為了體育活動。但對那些社會地位低的人來說, 這種特殊的榮幸是不可能的。
大約在1850年隨著國家叛亂事件的頻繁發生和獵槍、子彈的改進,剌激狩獵職業達到一定程度, 致使人人(無階級區別)都去狩獵。但作為體育活動的人數超過單純的狩獵人數兩倍多, 進而這一活動十分流行, 使犬的數量越來越多。慢慢地,獵犬的飼養變成專業人員的事情了。一些犬種成為擅長在樹木和田野中指明野禽的所在之處, 以便射殺;另一些犬種被訓練去從陸地上和水中將獵物銜回。隨著時間的推移, 每種犬便獲得了它在某一方面的專長。
歐洲大陸的一些體育(賽犬)愛好者很難真地高興起來, 因為他們不滿足用一種獵犬只能撲捉一種獵物, 他們期望有一種'多功能'的犬。至此, 在歐洲各國訓練指示獵犬具有這種能力的活動開始出現了。對于德國本土人來說, 這些犬種之一就是Deutsch-Drahthaar犬, 逐字翻譯意思是德國硬毛指示獵犬。
為了了解這一犬種的起源, 我們必須知道世界各地存在著各種品系的受訓指示獵犬。所有這些犬或遠或近地、直接或間接地相互雜交過。事實上, 早期的德國硬毛指示獵犬俱樂部, 起初對所有品種的硬毛指示獵犬都按統一標準對待。但是, 后來他們認為,最好根據不同硬毛指示獵犬的活動特性再進行四種細分,以便滿足它們的不同需要。四種細分為:德國硬毛指示獵犬, 卷毛指示獵犬,刺毛指示獵犬,格里芬獵犬。
大多數早期硬毛指示獵犬代表的是格里芬犬、刺毛犬、卷毛指示獵犬和德國短毛指示獵犬的一個集合體。卷毛指示獵犬是由貴婦公犬和英國指示獵犬雜交繁殖的后代, 而格里芬犬和刺毛犬是由指示獵犬、獵狐犬、卷毛指示獵犬和波蘭水獵犬雜交培育而成的。因此,了解在一個世紀或更早時期的硬毛指示獵犬的不同狩獵技巧是很容易的。
雖然有極好的飼養者和訓練者, 但德國人需要大量體育運動犬。他們對這些專業人員沒有耐心,恨不能自己代替適應捕獲各種類型的獵物和適應各種地形的、具有廣泛能力的獵犬。而德國硬毛指示獵犬恰恰滿足了他們這種需要。因為它融合了硬毛指示獵犬、獵狐犬和貴婦犬這些犬種特別的品質。通過這些多樣化培育方法, 他們創造了接近理想的多功能犬。這些犬的指示性能和搜捕性能無論在陸地上還是水中都同樣好。它們有靈敏的嗅覺和耐勞的素質, 更重要的是有膽量和適合面對各種困難的被毛。
該犬種的整個發展過程, 被毛總是被強調提出, 因為這一點是由硬毛指示獵犬俱樂部成員們在1902年以前指出的。當時他們說:'繁殖的犬具有適當強度的被毛是這一犬種最重要的特征。'這種對犬被毛的強調是有充分原因的, 這是由德國硬毛指示獵犬被要求的工作而決定的。總之, 這種犬是被作為一種'全天候'和'多功能'的犬培育的。因為, 它們必須穿越林下灌木叢, 而這種灌木叢可能嚴重損傷任何不具備這種有一定強度被毛的犬。
從任何意義上講, 犬的皮毛都是抵抗氣候等外界環境的一種屏障并具有很大程度的抗水性。被毛一般都是有條理的、粗糙的、硬而韌并相當平整,2.5~5.1厘米長, 足可以保護整個軀體, 但不能掩飾身體輪廓。較長的眉毛可以保護眼睛免受損傷, 胡須和連鬢胡子可以共同防止犬的前臉被灌木叢和荊棘劃傷。一種非常致密的皮下物質可以隔離身體免遭冬天寒冷的侵襲, 但在夏季時, 被毛將有一定程度的脫落,幾乎是看不見的。
在德國早期許多年,雖然硬毛指示獵犬就已成為一種普遍受歡迎的體育運動犬, 但直到1928年它才被允許進入德國養犬協會成為一個犬種。這種犬在1920年被引進到美國,1953年,美國的德國硬毛指示獵犬俱樂部成立。
1959年,這一犬種作為德國硬毛指示獵犬允許進入AKC的血統證書, 國家俱樂部的名字被改為美國德國硬毛指示獵犬俱樂部。
德國硬毛指示獵犬(German Wirehaired Pointer)
犬種標準
【整體外貌】德國硬毛指示獵犬肌肉發達,身材中等,相貌特別,身體均衡,體格強健。這一犬種最明顯的特征是,對惡劣氣候的抵抗力很強,被毛硬而韌似金屬線以及面部的器官結構。作為一種特征和類型都是典型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