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寄生蟲可分為兩類:體表寄生蟲,如癬、虱、蚤和蜱:體寄生蟲,包括蛔蟲、鉤蟲、鞭蟲和絳蟲等。
大多數體表寄生蟲可用適當的殺蟲藥噴霧劑或乳膏劑治療。良好的照料和潔凈的環境可保護狗不受蚤的侵優,記得定期清洗狗的墊物。
癬:狗身上才見,是生弛皮膚上和毛皮內的傳染性真菌。
病征是:毛皮脆弱,斷裂,皮膚易受刺激,發炎,有皮屑。
如何治療:人類也會感染這種寄生蟲。治療可采用特殊的碘洗滌劑,剪去患部毛皮,使用外用乳膏劑,同時喂服藥物。
蜱:狗身上常見的蜱是羊蜱,它的腹部很大,充滿血液時腹部可伸長;常粘附在狗毛上,伸出口器伸入皮膚內吸血;蜱通常見于狗的下側,前腿下面或頭上。
如何治療:只要看到蜱就必須努力拔除。拔出頭部以免形成膿腫。如果頭部留在皮膚中,以熱敷并結合抗菌洗孳和乳膏,預防感染。
如何除蜱:除蜱方法很多,但沒有一種完全可靠。可用酒精涂在身上,使蜱頭部放松或死亡。幾分后再用尖頭鑷子取出蜱,從口器旁鉗住蜱,急速一拉以把蜱取出。另一方面,可對感染蜱的局部噴滅蚤噴霧劑,蜱就會死亡,第二天即可除去。在出沒區域定期應用滅蚤噴霧劑,保持該區域清潔。
蚤:狗蚤與侵襲貓和人的蚤不同。蚤可做為其它寄生蟲的中間宿主,但是主要問題是它會刺淚皮膚。蚤叮咬時注入唾液,并在吸血時阻止血液凝固,唾液中含有的某化學物,往往可引起狗的失常。
病征是:
1、咬傷處看上去有紅色小丘疹
2、毛皮中有黑色砂礫狀物質。
3、在有些較敏感的狗中,蚤唾液可在狗的背引起大面積發炎。
如何治療: 現代治療可以消除各種絳蟲,假如在狗糞便中看到任何絳蟲節片,應盡速治療,狗和狗舍都要用噴霧劑滅蚤。
虱:有嚙虱(咀嚼皮膚薄層)和吸吮虱(由于它會穿破皮膚并以組織液為食物,引起的刺激更)。兩科虱都不會傳播到貓和人身上。虱呈灰色,約2公厘長,會排出微小的卵,粘附于狗毛上。
如何治療:可反復用殺蟲藥噴霧或利用洗浴治療(至少3次,每5-7天一次),以殺死成蟲和任何孵化的幼蟲。
蛔蟲:伺襲狗的寄生蟲很多,較重要的屬于蛔蟲科。犬弓蛔蟲(Toxocara canis)和獅弓蛔蟲(Toxascaris leonina)定居小腸。其它蛔蟲則侵襲大腸,血管和呼吸道,蛔蟲依狗腸道中的消化食物為主,對幼犬特別有害。它們穿過幼犬腸壁,經血液移行至肝臟。然后到達肺部。從肺部爬行到氣管,咳出后又被吞下,再次進入腸道。
幼犬若感染可發生:肝炎、肺炎、昏厥、腸道阻塞。
幼犬長大時,大多數寄生蟲移行到肌肉中,形成囊腫。蛔蟲會潛伏在那里, 直到幼犬長大后懷孕,蛔蟲移行到胚胎的肺中。因此。實際上每條幼犬生下來就有蛔蟲感染, 所以必須常驅蟲 。
對人類的影響:蛔蟲可感染人類,極少數可引起疾病。蛔蟲偶爾會包里在兒童眼球中,此時眼球可能必須摘除。良好的衛生習慣以及具備兒童和幼犬相處的常識,是處理這種問題的主要關鍵 。
如何治療:可反復用殺蟲藥噴霧或利用洗浴治療(至少3次,每5-7天一次),以殺死成蟲和任何孵化的幼蟲。
鉤蟲和鞭蟲:鉤蟲和較大型的鞭蟲都是吸血寄生蟲,肉眼都可看到。會引起貧血,腹瀉或健不佳 。
如何治療:現代治療可以消除各種絳蟲,假如在狗糞便中看到任何絳蟲節片,應盡速治療,狗和狗舍都要用噴霧劑滅蚤。
絳蟲:最常見的狗絳蟲是犬瓜實絳蟲(Dipylidium caninum)。由蚤傳播,其幼蟲在蚤體內發育。瓜實絳蟲的節片有如蠕動的米粒,會使狗的肛門發癢,并使狗沿著地面(急走)(垂著尾巴行進)。
如何治療:現代治療可以消除各種絳蟲,假如在狗糞便中看到任何絳蟲節片,應盡速治療,狗和狗舍都要用噴霧劑滅蚤。
驅蟲:定期驅蟲是保護狗不受體內寄生蟲侵襲的重要方法。是喂狗服用液體或藥片的驅蟲藥,并遵照獸醫囑咐使用驅蟲藥。成犬至少每年驅蟲一次,如果狗與兒童密接觸,應每六個月驅蟲一次。出現任何感染征狀的狗,應立即驅蟲,所有繁殖用的母狗均應在交配前驅蟲。每年一次的例行治療絳蟲也是值得的,只要在糞便中發現絳蟲節片,都應立即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