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炎
口炎按炎癥的性質可分為卡他性、水皰性和潰瘍性口炎,以卡他性口炎較多見。
[病 因]
最常見的原因是粗硬的骨頭、尖銳的牙齒、釘子、鐵絲等直接損傷口腔粘膜,再繼發感染而發生口炎,其次是誤食生石灰、氨水、霉敗飼料、濃度過大的刺激性藥物,再是繼發于舌傷、咽炎或某些傳染病。
[診斷要點]
病犬拒食粗硬飼料,喜食液狀飼料和較軟的肉,不加咀嚼即行吞咽或咀嚼幾下又將食團吐出。唾液增多,呈白色泡沫附于口唇,或呈牽絲狀流出。炎癥嚴重時,流涎更明顯。檢查口腔時,可見粘膜潮紅、腫脹,口溫增高,,感覺過敏,呼出氣有惡臭。水皰性口炎時,可見到大小不等的水皰。潰瘍性口炎時,可見到粘膜上有糜爛、壞死或潰瘍。
根據病史、病因和臨床癥狀即可確診。
[防治措施]
(1)消除病因:拔除刺在粘膜上的異物,修整銳齒,停止口服有刺激性的藥物。
(2)加強護理:給以液狀食物,常飲清水,喂食后用清水沖洗口腔等。
(3)藥物治療:一般可用1%食鹽水,或2~3%硼酸液,或 2~3%碳酸氫鈉溶液沖洗口腔,每日2—3次。口腔惡臭的,可用o.1%高錳酸鉀液洗口。唾液過多時,可用1%明礬或鞣酸液洗口。口腔粘膜或舌面有糜爛或潰瘍時,在沖洗口腔后,用碘甘油(5%碘酒1份,甘油9份),或2%龍膽紫或1%磺胺甘油乳劑涂布創面,每日2—3次。對嚴重的口炎,可口銜磺胺明礬合劑(長效磺胺粉10克,明礬2~3克,裝入布袋內);或服中藥青黛散,都有較好的療效。
咽炎
[病 因]
多因粗硬的食物、尖銳異物、化學藥物或冷熱的刺激所致。此外繼發于某些傳染病。
[診斷要點]
病犬頭頸伸展,不愿活動,觸壓咽部時,病犬躲閃,表現伸頸搖頭,并發咳嗽。吞咽障礙和流涎是本病的特征。病犬吞咽食物時,甚感困難,或將食塊吐出。口腔內常蓄積有多量粘稠的唾液,呈牽絲狀流出,或于開口時大量流出。病犬因吞咽障礙,采食減少而迅速消瘦。繼發性咽炎,全身癥狀明顯。 根據病史和臨床癥狀,即可確診。
[防治措施]
(1)加強護理:將病犬置于溫暖、干燥、通風良好的犬舍內,給予流質食物,勤飲水。重癥不能吃食時,應停止喂飼,可靜脈注射10~25%葡萄糖液,或行灌腸,以補充營養。
(2)消除炎癥:為了促進炎性滲出物的吸收,可用溫水或白酒于咽部溫敷,每次20~30分鐘,每天2—3次。或咽部涂擦10%樟腦酒精,或用復方醋酸鉛散涂敷等。重癥病例應配合全身療法,注射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
食管梗塞
[病 因]
第一,過度饑餓,采食過急,大口食物未經充分咀嚼就咽下,或采食中受到驚擾,突然揚頭吞咽等。
第二,由于嬉戲而誤咽手套、木球等異物使食管梗塞。
第三,飼料中混有骨塊、肉塊、魚刺等物,吃食時發生阻塞。食管梗塞可發生于食管的任何部位,但以食管的胸腔入口處、心底部和進入食管裂孔處最易發生。
[診斷要點]
在食管不完全梗塞時,突然發病,病犬表現輕度的騷動不安、嘔吐和哽噎動作,攝食緩慢,拒食大塊的食物(肉塊、骨頭),吞咽時有疼痛表現。完全梗塞及被尖銳的異物阻塞時,病犬則突然完全拒食,高度不安,頭頸伸直,大量流涎,出現哽噎或嘔吐動作,吐出帶泡沫的粘液和血液,常以后肢搔抓頸部,或發生陣咳,甚至窒息。
根據病史和突然發生的特殊癥狀,結合用胃管探診發現阻塞部位等,即可確診。如有條件,可做X線透視或照相,即可確定其具體部位。
[防治措施]
第一,飼喂一定要做到定時定量,不能饑餓過度。應在其他食品吃完之后再喂給骨頭。訓練中要防止犬誤食異物。
第二,輕度梗塞往往在經過多次哽噎或在痙攣性吞咽后,阻塞物被吐出或自行進入胃中而痊愈。多數需給以治療處理。可先灌服10~20毫升液狀石蠟或植物油,然后皮下注射硝酸毛果云香堿(硝酸匹羅卡品),用量為3~20毫克/次,經數小時后,有的可治愈。也可在灌服液狀石蠟后,用細的胃管小心地將異物向胃內推進。或在胃管上連接打氣筒,有節奏地打氣,趁食管擴張時,用胃管將阻塞物緩緩推進胃內。如上述療法無效時,可用食管窺鏡和異物鉗將異物取出。必要時做食管切開術取出梗塞物。
以上這幾種病都是因為狗狗誤食東西造成的疾病,圣寵提醒家里養寵物的人群,在養寵物時一定要注意好狗狗的飲食安全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