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位:
該病主要發生于頭部的眼眶周圍、頸、唇、鼻部以及肘、腳爪等處。
病癥:
先是毛稀疏,繼之脫落形成圓形禿斑;皮膚漸紅,有麩皮狀皮屑,皮膚粗厚、龜裂。以后,皮膚變藍灰至紫銅色,不癢。有繼發感染時,則在紅、腫沒毛的皮膚上出現綠豆至豌豆大的結節或膿瘡。擠壓時,有微紅色膿液或粘稠的皮脂溢出。病變處覆有灰或灰棕色痂皮及麩皮樣鱗屑,甚至皮膚形成潰瘍,有黃紅色分泌物。
起初不怎么癢 后感染其他問題才出現瘙癢癥狀。
檢查方法:
一般分為兩種,脫屑型和膿皰型,脫屑型多發于頭部和四肢皮膚,常形成脫毛禿斑,有大量麩皮樣皮屑,輕度癢感。膿皰型多發頸、胸部以及腹下、股內側被毛稀少處。常見米粒或豆粒大膿皰,癢感明顯,氣味惡臭。
治療方案:
1、注射伊維菌素,連用3---4次,每次間隔5—7天; (柯利犬不可用)
2、瘙癢嚴重時可用地塞米松,但不要超過3天。 (易產生依賴性)
3、給予抗菌素治療細菌感染,外用殺螨藥。
4、患這種病的犬不要留種,該病有遺傳性。本病易復發,治愈后需加強防護。增強犬機體抵抗力,改換處方食品對本病恢復有一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