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寄生于犬的結膜囊和瞬膜下的東樣眼蟲所引起的。其臨床特征是羞明、流淚、結膜炎以及不同程度的角膜混濁和潰瘍。本病在中國、日本、緬甸、南朝鮮、巴基斯坦等國的犬中均有發生。病原東洋眼蟲屬于線形動物門、線蟲綱、螺尾蟲目、眼蟲科、吸吮線蟲屬的寄生蟲。雄蟲長7~13um,雌蟲長9~18um,乳白色,體表被有鋸狀橫線角質層。
雄蟲后鈍而彎曲,左右的交尾刺長短不等;雌蟲尾鈍,陰門位于體前方,開孔于神經環和食道末端的中間處。蟲卵在通過子宮和陰門之間逐漸發育成熟,到陰門附近成為胎蟲卵,呈渦卷狀,充滿被囊。被排出的子蟲體在被囊內形成大約兩圈半的渦卷狀,被囊末端呈特異的降落傘狀。生活史從蟲體排出的子蟲卵,通過降落傘狀的被囊,浮游于眼房液中,并被吸附在眼脂上,等待中間宿主的攝取。中間宿主是長2.5um的花斑鄂蠅和長30um的Amiotamagna。雄蟲寄生在眼里;雌蟲多數寄生在橡樹、栗子樹的樹液里,少數寄生在眼里。
兩種中間宿主都定位飛翔,白天活動最盛時的溫度是28℃左右,在34℃以上和14℃以下不活動。這兩種蠅棲身于犬、貓的眼瞼上,吸吮眼淚時食入子蟲卵。子蟲卵在蠅體內脫殼,由消化道到睪丸、卵巢,最后又由生殖器通過腹部、胸部到達頭部成為感染性子蟲。從子蟲卵的攝取到發育為感染性子蟲,在室溫21.3~34.9℃時需要10~14天。帶有感染性子蟲的寄生蠅再吸吮其他犬的眼淚時,感染性子蟲就從蠅的口中飛出,而寄生了新犬的眼中。感染性子蟲寄生后,經兩次脫皮而發育成為成蟲。本蟲的寄生期間大約是l8個月。
【病因】
犬眼蟲(結膜吸吮線蟲)寄生于眼結膜囊和瞬膜下,為乳白色細小線蟲。雄蟲長7~13毫米,雌蟲長12~l7毫米。以蠅類作為中間宿主傳播本病。本病流行有季節性(最適溫度為2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