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1.5歲,體重30公斤的公牧羊犬到寵物醫院去看病,經檢查得出下面結果。
1 主訴
患犬于5月2日從門口柵欄處鉆出,頸部受到擦擠,第二天發現頸部有一腫脹物,日漸增大。請獸醫沽療,采用封閉療法,放液后注入藥液沖洗,肌注青、鏈霉素等消炎藥物,不見效果。
2 臨床檢查
患犬體溫38.8℃,呼吸每分鐘16次,心跳每分鐘68次,精神、食欲正常,營養中等,頸中部略偏右側有一腫物,大小為13.5x12x8.5cm,觸之無熱,微痛,柔軟有波動。穿刺液為淡黃色,稍透明不凝固。診斷為淋巴外滲。
3 治療
將患部剪毛消毒,用手術刀在正中部切開約 8cm,放盡液體,然后用脫脂棉球擦干創內,將5—8g研成粉末的高錳酸鉀迅速撒于創內表面。用小紗布棉球在創腔內稍用力摩擦,使藥物均勻地作用于創面,并將準備好的紗布棉球填塞于腔內。為防脫落在皮外兩側行假縫合固定。3日后取出紗布棉球,可見創面干燥,淋巴管完全閉塞,炎癥輕微創傷按一般外科處理。經1次治療后,淋巴液滲出減退。經抗菌消炎,1周后創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