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瘟又稱貓泛白細胞減少癥、貓傳染性腸炎,是貓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臨床表現多以突然發高熱、頑固性嘔吐、腹瀉、脫水、循環障礙及白細胞急劇減少為主要特征(不是所有的白細胞減少的情況都是貓瘟,其它的病癥也會引起白細胞減少,例如貓白血病,貓肝炎等)。疫苗接種不全或未接種的貓容易得貓瘟,尤以3-5月齡的幼貓最多。母貓如果在懷孕期感染,會造成死胎、流產和初生小貓出現神經癥狀,傳染途徑是接觸帶病毒的尿糞或經吸血昆蟲及蚤類。病原為細小病毒科、細小病毒屬的一種病毒。病毒進入機體后,在腎臟可存活1年以上。細小病毒可以在環境中存活較長時間,但可以被福爾馬林、次氯酸鈉(家用消毒液)或戌二醛滅活。(來自百度百科)
一、什么情況下會感染貓瘟
如果家里只養了一只或者幾只貓,并且貓咪接種過疫苗,得貓瘟的情況不多。
有一下三種情況可能會出現貓瘟:
1.從非正規寵物店、者非正規貓舍、非正規途徑購買的幼貓,這些貓往往價格不高,千元左右或者幾百元,本身利潤不高,所以售賣者一般不會為幼貓接種疫苗,原因是疫苗貴。可能貓咪本身沒有感染貓瘟,但是在售賣前的環境復雜,可能會沾染貓瘟病毒,買的時候是健康的,但是貓瘟有潛伏期,回家后發病。
2.貓咪密度比較高的貓舍,貓瘟病毒可以在貓體內潛伏很久,當外界環境變化或者貓自身抵抗能力下降,會發病從而成為傳染源。另外新貓引進可能會帶入病毒,這也說明了為什么很多貓舍,貓咪售出不退不換。(錢可以退,但是貓不能拿回來)
3.主人從外面帶回病原,往往是很多新家長經常出現的問題,在外面看到貓咪,這個也摸摸,那個也抱抱,將貓瘟病毒帶回家。所以在外面不要和其他貓咪有直接或者間接接觸。
二、如何發現貓咪發病
癥狀依次表現為:打蔫、食欲不振、發燒、嘔吐腹瀉。當所有癥狀都出現的時候,很可能已經到后期了,貓瘟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最早期的癥狀是發燒和打蔫。當貓咪的表現疑似貓瘟時,馬上用貓瘟試紙檢測,陽性有兩種表現,兩條深色紅桿,感染已經到了中后期。一種是一深一淺兩條紅杠,一般是 感染前期。
三、如何治療
1.傳統治療方法
禁食禁水,讓胃腸休息。輸液,補充葡萄糖和電解質(乳酸林格)。注射干擾素、貓瘟單抗、貓瘟抑制蛋白、抗生素。治療時間一周。
2.家庭治療方法
給流食(貓糧弄碎加貓奶粉沖成糊狀,加寵物用益生菌,少食多餐,去針頭注射器打入嘴中)。皮下注射干擾素、貓瘟單抗、貓瘟抑制蛋白、抗生素。治療時間一周。
圖片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依次是干擾素、貓瘟抑制蛋白、貓瘟單抗、抗生素
感染貓瘟的幼貓死亡原因往往是繼發細菌感染、脫水、代謝紊亂、體溫過高。如果是兩三個月的幼貓,很容易發燒燒死,沒有經驗的家長及時去醫院治療。
四、預防大于治療
貓咪定時接種疫苗,可以牢固免疫貓瘟病毒。貓舍新貓進舍前要嚴格隔離觀察,每天進行噴霧消毒,每周或者每月進行臭氧消毒。貓舍貓咪最好籠養,避免交叉感染,每個貓都有自己的廁所、貓砂鏟等用品。用品定期浸泡消毒。這樣做不光可以預防貓瘟,對于其他疾病也有良好的預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