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鏟屎官可能會有這樣的疑惑,明明貓貓只是皮膚病,做個皮膚檢查就好了,結果卻被要求做血檢,查內分泌,這些做法到底是否合理呢?
其實,不管是貓貓還是人類,機體的各個器官都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的,雖然大多時候貓貓皮膚病可通過簡單的皮膚檢查來發現問題,但也有很多例外。
一些內科疾病也可能讓貓貓在皮膚上表現出異常,而這種情況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可能就沒這么好用了,醫生需要更多的檢查手段來輔助找到原發病。
那么,哪些皮膚表現沒有那么簡單,哪些內科問題有可能引發皮膚癥狀呢?一起來看看吧!
01 貓鼻氣管炎病毒感染
貓鼻氣管炎病毒就是各位鏟屎官再熟悉不過的貓皰疹病毒了。
皰疹病毒引發的主要臨床癥狀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了,比如打噴嚏、流鼻涕、流眼淚這些上呼吸道疾病癥狀...
但除了這些,FHV-1還可能引發一些不太常見的皮膚癥狀,如嗜酸性潰瘍,瞼炎、面部皮炎等等。
02 貓杯狀病毒
貓杯狀病毒(FCV)同樣是貓貓上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原。
其主要癥狀也可能表現在皮膚上,如鼻甲部潰瘍,腳墊腫脹或破潰(VS-FCV);
也可能誘發口腔粘膜炎、口腔潰瘍等等。
跟皰疹病毒一樣,杯狀病毒在貓貓的感染率較高,當貓貓出現了以上異常表現,不要忘記考慮杯狀病毒感染哦!
03 貓白血病病毒
貓白血病病毒(felV)是一種RNA逆轉錄病毒,可通過唾液、糞便、分泌物和乳汁傳播。
感染FelV的貓貓臨床癥狀差別很大,有很大一部分貓貓也可能沒有異常臨床表現。
FelV可通過細胞抑制作用影響皮膚,皮膚相關臨床癥狀包括慢性或復發性牙齦炎、膿皮癥、傷口愈合不良、脂溢癥/剝脫性皮炎、全身瘙癢、皮角形成等。因為FelV對機體的免疫抑制作用,貓貓出現皮膚其他問題的概率增加(如蠕形螨感染、馬拉色菌性皮炎等)。
04 貓艾滋病毒
同FelV類似,貓免疫缺陷病毒(FIV)也是一種逆轉錄病毒,可引起多種細胞抑制性疾病。
其誘發的常見皮膚癥狀有:慢性或復發性膿腫、皮膚和耳道的慢性細菌感染(膿皮癥和外耳炎)等;
新生隱球菌、白色念珠菌或微孢子菌感染和蠕形螨的感染風險增加,出現肥大細胞瘤的風險也可能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