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細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感染是近年來發現犬的一種烈性傳染病。 臨床表現以急性出血性腸炎和非化膿性心肌炎為特征。
癥狀
CPV 感染在臨床上表現各異,但主要可見腸炎和心肌炎兩種病型。 有時某些腸炎型病例也伴有心肌炎變化。
腸炎型:自然感染潛伏期7~14日,人工感染3~4日。病初48小時,病犬抑郁、厭食、發熱(40~41℃)和嘔吐,嘔吐物清亮、膽汁樣或帶血。 隨后6~12小時開始腹瀉。起初糞便呈灰色或黃色,隨后呈血色或含有血塊。 胃腸道癥狀出現后24~48小時表現脫水和體重減輕等癥狀。 糞便中含血量較少則表明病情較輕,恢復的可能性較大。 在嘔吐和腹瀉后數日,由于胃酸倒流人鼻腔,導致黏液性鼻漏。
心肌炎型:多見于28~42日齡幼犬,常無先兆性證候,或僅表現輕度腹瀉,繼而突然衰弱,呼吸困難,脈搏快而弱,心臟聽診出現雜音,心電圖發生病理性改變,短時間內死亡。
病因
病犬是主要的傳染來源。感染后7-14日糞便可向外排毒。發病急性期,嘔吐物和唾液中也含有病毒。
感染途徑主要是由于病犬和健康犬直接接觸或經污染的飼料和飲水通過消化道感染。無癥狀的帶毒犬也是重要的傳染源。有證據表明,人、蒼蠅和蟑螂等可成為CPV的機械攜帶者。
診斷
病毒分離與鑒定:將病犬糞便材料加入胰蛋白酶消化后同步接種貓腎或犬腎等易感細胞培養。通常可采用免疫熒光試驗或血凝試驗鑒定新分離病毒。
血凝和血凝抑制試驗:由于CPV對豬和恒河猴紅細胞具有良好的凝集作用,應用血凝實驗可很快測出糞液中的CPV。
膠體金試紙條是國內檢測CPV最為簡便、快速的方法。犬細小病毒和犬冠狀病毒抗原快速檢測試紙,用于診斷犬細小病毒感染。
治療
CPV感染發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采用肌肉注射犬細小病毒單克隆抗體和干擾素結合對癥治療措施,可大大提高治愈率,目前已在臨床上廣泛應用。輸液療法在CPV感染的治療上具有重要意義。輸液時,應注意機體的酸堿平衡、離子平衡及脫水的程度,首選林格氏液或乳酸林格氏液與5%葡萄糖,以1:1~2的比例進行。嘔吐嚴重的犬注意補充鉀,腹瀉嚴重的犬注意補充碳酸氫鈉。靜脈輸注犬血白蛋白可加速機體滲透壓和體液平衡的恢復。控制繼發感染,可根據病情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頭孢菌素、氟喹諾酮類、普康素等進行治療,以減少死亡,緩解病情。 嘔吐可用甲氧氯普胺(胃復安)、溴米那普魯卡因(愛茂爾)、氫溴酸山莨菪堿(654-2),嚴重嘔吐可用阿托品;出血可用止血敏、維生素K;保護腸黏膜可用鞣酸蛋白、斯密達等。
預防
疫苗免疫接種是預防本病的有效措施,對病犬要及時隔離,對犬舍及用具等用2%-4%火堿水或10%-20%漂白粉反復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