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響調教狗狗的因素中,主人和訓練環境是最典型的兩個。主人通常與狗狗朝夕相處,一言一行皆對狗狗產生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在狗狗對主人的依賴感和熟悉感逐漸加深后,主人的言行舉止往往直接影響到對狗狗的調教結果。
(I)訓練用語和日常用語的混淆:為了能夠使狗狗聽到主人下達的命令就能準確作出判斷,從而完成相關的訓練任務,主人應當形成一套特定的訓練用語,并將其與日常用語區分開來,以免影響預期的調教結果。例如,主人在和狗狗嬉戲時,有時會用“不許這樣”等語言,而"不許這樣”實際上是在訓練中經常會用得到的命令詞語,經常使用會使狗狗產生認知混淆。
此外,對于狗狗的稱呼也應當統一起來,例如狗狗的名字叫作寶寶,但家中的成員或其他外人往往“擅自”給狗狗起名字’有的叫它“小寶”,有的叫它“大寶",有的叫它“寶貝”,這就會使狗狗造成混淆。
(2) 口令表述冗長:簡單利落的口令目的性很強,會使狗狗在最短的時間內理解主人發出的口令,并迅速作出正確反應。相反,如果口令表述冗長、繁瑣,或者反復重復,會增加狗狗的辨識負擔,不能作出應有的判斷。因此,口令應當簡單明了、干凈利落,同時使用相關的手勢來引導狗狗的行動。
(3)懲罰不適時:獎勵與懲罰通常貫穿于對狗狗的整個調教過程中,兩者都會加強狗狗對剛學的動作或習慣技能的認識,不同的是前者是讓狗狗樹立極強的信心,后者能使狗狗對錯誤的行為產生畏懼感,從而不會再重復相同的錯誤。
與獎勵相比,懲罰對狗狗的傷害很大,因此,在實施時一定要適時。適時是指懲罰不僅應當及時,而且還要選擇合適的時間。例如,當狗狗隨地方便之后,主人應當立刻對其進行批評,而不能等到事情過去幾天后才對狗狗作出懲罰。狗狗的記憶在某些情況下具有短暫性,對于沒有及時提醒的事情很快就會忘掉,事后批評對它們來說無疑是為“沒有犯過的錯誤”接受懲罰,從而對此產生極大的抵觸感,漸漸失去對主人的信賴,所以批評、懲罰應及時。主人也不能在批評后,立刻對其進行安慰,甚至連眼睛都不要向狗狗看過去,以免狗狗發現主人眼中“愧疚”,看輕自己犯錯的嚴重程度。
(4)超限訓練:指長時間命令狗狗反復做相同的動作或者同一訓練項目。和人學習一樣,超限訓練會使狗狗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使狗狗對訓練產生抵觸。
因此,主人應當合理安排狗狗的調教時間和調教項目。通常訓練應當在狗狗略感饑餓時進行,這個時候食物獎勵措施會更加有效。而在散步、吃飯、來客等一些曰常生活中進行隨機訓練,能使狗狗融會貫通,隨教隨練,效果更好。
此外,訓練時間不可太長,要考慮狗狗的承受能力,還應遵循“短時多次”的原則。每天1次、每次20分鐘與每天2次、每次5?10鐘相比,后者訓練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