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犬的發展是因人類馴養家畜而來的。牧羊犬的價值很快便得到人類的肯定,因為牧羊犬可以驅趕大群的牛羊或將牛羊圈在一起不走失,也可驅使羊群到達目的地或從一群羊中將某一只羊趕出來。牧羊人依照放牧家畜所需的地形和氣候不同,培育出不同的性格>被毛類型及擔負不同任務的犬種。
通常牧羊犬都有不怕風雨的雙層被毛,可以保護它們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工作。牧羊犬的主要特征就是有極大的毅力、耐力,靈活且聰穎,并且能與人和睦相處。
有關牧羊犬的起源一直都沒有定論,世界上究竟何時、在何處開始出現并使用狗狗來進行放牧牛羊的工作,沒有絕對統一的答案。經過整理后,歸納出以下4種說法。
起源1:可能是源于東亞的狼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所有的犬種都起源于1,5萬年前東亞的狼,而1,5萬年前,也是第一次出現將“野狼”馴服為“家犬”的證據。
這是目前對于牧羊犬可能出現的時間點最早的推論。
起源2:可能是源于印度的狼
傳說牧羊犬是由印度狼演變而來的。
因為印度狼會將羚羊與母山羊驅趕到合適的地點進行獵殺,因此牧羊犬大都具有雙層被毛,以保護它們在惡劣的環境下工作。
繼承了這個習慣的牧羊犬,有管理羊群的獨特能力。
起源3:可能是源于中國的家犬
另一種說法認為,牧羊犬最早出現在中國商代。考古學家解釋甲骨文中有一字為“睞”,屬牧羊犬的專稱。
如果從殷商時期人們馴養狗的經驗及方式來看,將狗用于看牧牛羊是極有可能的。
起源4:可能是源于中亞的警衛犬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牧羊犬源自于警衛犬。生活在中國和波斯的牧羊人發現,一些犬只經過訓練后能驅趕羊群,而不會攻擊羊群或咬死羊,在經過長久的訓練后發展成牧羊犬。而現代的牧羊犬,也可能是從這類犬種演化而來的。
在探尋牧羊犬的起源中,發現許多牧羊犬擁有一個外形上共同的特征:沒有尾巴。
斷尾的原因據說是因為英國以前是依家中動物的尾巴數目多寡來繳納稅金的,而農夫們為了逃稅,就偷偷地把牧羊犬的尾巴剪掉。直到今日,為了美觀,還保留了牧羊犬斷尾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