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定不要選擇母系近親繁殖的幼犬和跨血系繁殖的幼犬或混合血系繁殖的幼犬,但從父系做近親繁殖的幼犬則可考慮選購。
2.一般不要選擇體型太小或是骨量偏小的母幼犬,即便選擇了這樣的母幼犬也一般不宜用來作為種母犬進行繁殖后代;非要繁殖不可,也要精心挑選體型較大或骨量較大的種公犬與之交配,才有可能繁殖品質稍好一些的后代。否則不是難產就是“次品”。
3.好的賽級犬不一定就是好的繁殖犬,但好的繁殖犬一定會培育出優秀的賽級犬。因此,在挑選幼犬時,不要片面地認為只要是得過大獎的犬產的崽就是好的,沒有賞歷的犬產的崽就是不好的。因此在選購時,一定要遵循挑選幼犬的基本原則和標準
4.通常情況下,一只血統優秀的母犬,其繁育的第四胎崽是最好的。因為此時是種母犬處于生育的最佳年齡段,所育出的幼犬遺傳基因效果最佳。
5.要注意問明種公犬在交配時的年齡大小。因為年齡較小的種公犬(一般來講,16個月齡以前的犬是不宜用作交配的)生育器官仍處于生長階段尚不健全,精液數量較少且質量不高,在繁殖專家眼里,其育出的幼犬遺傳基因效果不可能為最佳。
6.不要排斥以父系做近親繁殖提純的幼犬。即在第一代交配后,待母幼犬成熟后,再同父系種公犬與之交配,以此循環四代以后便有可能誕生上品的幼犬。只要該種公犬是血系純正的,其后代幼犬的品質一般不會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