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魚快要死了怎么救,這個需要看小金魚是因為什么快要死了,需要根據具體的病因來進行治療。
1水源處理不當
飼養金魚常用的水源一般有泉水、井水等地下水,河水、湖泊水、水庫水等地表水,自來水等經過加工的水和雨水,很多飼養金魚的人往往用水不作任何處理,拿來就用,這就對金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這幾種水都應該經過適當的處理才能用來養金魚。
1.1地下水
溶氧量較低,一般可用于養金魚,不過地下水往往水溫較低,須經日曬升溫后才能使用。但有的泉水氟化物含量高,不能飼養金魚。
1.2地表水
較混濁,與空氣接觸面廣,溶氧量高,且含有較豐富的金魚喜食的浮游生物,適宜養殖金魚。不過這類水中常含有各種病原體和敵害生物,必須經凈化后使用。
1.3經過加工的水
如自來水比較清潔,含雜質少,致病菌、敵害生物、寄生蟲也少,是飼養金魚比較理想的水,并且家養金魚用自來水比較方便。不過自來水在凈化處理過程中使用了氯氣或漂白粉、明礬等化學藥劑消毒,雖然量少,對人無害,但對金魚有毒害作用。所以用自來水飼養金魚時必須去氯。方法是曝曬法:將自來水置于盆或桶中,曝氣升溫24-48h,使其變成熟水再用。
化學法:若需急用,在自來水中加入海波,一桶(塑料水桶,桶口直徑不到30cm)水放2~3粒,放入后攪拌使之溶化均勻就可以了。
1.4雨水
雨水中含有亞硫酸等有毒物質,尤其是城市上空,煙霧中含有各種碳、氰、硫等化合物,這些物質溶于雨水中,使金魚中毒,嚴重者死亡。所以養金魚最忌用雨水。陰雨天,室外池應避免雨水流入。
2選種不當
初養金魚的人選購金魚時往往盲目選擇品種,認為好看就行,不分年齡、品種及特性,結果買回家飼養幾天就死了。其實金魚品種的選擇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據飼養人的養魚經驗與水平高低而定。初養者往往經驗不足,應選擇生活力強、耐低氧、適應性廣、抗病力強、體色體態美觀的品種,從中摸索經驗,一般金魚顏色越單一,尤其是草金、紅色黑色的文種金魚、龍睛等較易飼養;有一定飼養經驗的可選擇藍色、紫色、五花等難度較高的品種;經驗相當豐富的人可選擇紅球黑身、喜鵲花、朱頂紫羅袍等稀有嬌弱的品種及珍珠和水泡眼等名貴高檔品種。另外,選購時應選擇適應觀賞的1~3齡金魚,若年齡過大,易“年老體弱”發生死亡。
3品種搭配不當
搶食力強弱不同的品種放在同一魚缸造成弱者攝食不足,日久體質瘦弱而死。不同品種的金魚可以放在同一缸里,但應考慮品種特點,凡是長尾形的金魚可放在同一缸里,短尾形的金魚可放在同一缸里,但長尾形和短尾形兩者不能共處一缸。因長尾形金魚游泳速度快,搶食力強,攝食多,而短尾形的游泳速度慢,攝食能力差,攝食過少瘦弱而死,另外要求品種合群、規格整齊,個體大小不能相差懸殊,通常體長相差不能超過lcm。
一條又胖又活躍的胖子!蘭壽金魚
4放養密度不合理
密度過大,而飼養技術一般,易造成金魚生病而死。維持合理的密度對防治魚病有積極的意義。魚缸放養數量應據魚體大小、水溫高低和季節變化而定,一般魚體大,魚數小;冬季多,夏季少;水溫低時多,水溫高時少。一個120cm*42cm*50cm的水族箱內,溫度較高的5、6月份可放養體長46cm的金魚25~30尾,高溫期(7~9月份)可放養10~12cm的金魚8~10尾。若魚缸內安裝了增氧機或過濾泵,則可適當多放,不過,家養金魚宜稀不宜密。
5飼育水溫驟升或驟降
水溫急劇變化易使金魚感冒患病。有的金魚飼養者覺得水溫有點低,為了快速提溫用加熱棒加熱,三、兩個小時內水溫升高5~6℃,有的直接往魚缸加開水,給金魚造成燙傷,或者冬季越冬管理不好,金魚由室外移人室內,生爐取暖,空氣燥熱,水溫升高,室內空氣不暢通,魚群擠熱,內熱外燥,次年春暖一見陽光就死亡,這種病叫受熱病,也叫受潮,在開春移出室外時才能發現,很難治愈。這也是春季金魚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平時注意室內空氣暢通,合理密度,隨時檢查水質,加強飼養管理,可以防止本病發生。
另一種情況正相反,夏季魚缸水溫高,為了快速降溫加涼水,幾分鐘內水溫下降5~6℃,注水過冷過猛使首當其沖的金魚被冷水激著,產生內傷,引起水拍子病,也叫魚瘦病,只要換水加水時注意規范操作,就可防止本病發生。金魚雖是變溫動物,體溫可隨水溫而變化,但其體溫不能無限度地隨水溫任意變動,水溫變化太大會造成生理機能紊亂,引起死亡。換水時新水和老水的水溫差,成魚不得超過4℃,魚苗不得超過2℃。
6飼育水的酸堿度過低或過高
換水不勤,不吸底,殘餌和糞便日積月累,使魚缸水呈酸性,易患病尤其卯甲藻病,引起死亡;另外酸性水體中,金魚的鰓會出現不易恢復的腐蝕現象,造成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死亡,且低pH水中硫化氫濃度升高,毒性增大。在酸堿度過高的堿性水中,刺激鰓,分泌大量粘液,妨礙金魚正常呼吸,嚴重影響金魚正常生長、發育;同時高pH會增大水中氨的毒性。因此,應經常保持水質清新,及時清除殘餌糞便,水質偏酸時用適量市售的“增堿劑”、生石灰或小蘇打調節pH值;水質偏堿時,可加人適量磷酸二氫鈉、蒸餾水、去離子水、無機酸(如鹽酸)或市售的增酸劑,并可使用二氧化碳擴散筒、水簇箱專用的“泥炭苔”使pH值保持在適宜范圍7.5~8.5之間。
7投喂方法不當
金魚有貪食的習性,投餌時只能讓它吃八成飽,金魚餌料的投放要從金魚的實際需要出發,適時、酌情適量、餌料的種類不同而投喂方法各異。
7.1餌料種類及投喂量
7、1、1動物性天然餌料
動物性天然餌料種類很多,目前多采用浮游動物作為金魚餌料,如水蚤、輪蟲、小魚蝦、水蚯蚓等。投喂活餌前須對活餌進行漂洗,再以0.05%~0.1%的呋喃西林溶液消毒30min,殺死活餌體內外帶有的病菌后使用。投餌量以當晚吃完為原則,按魚體重的5%~10%,一次投喂,水蚤在水中能存活3~4d,金魚可自由攝食。但要掌握晚上池中不能存水蚤,也不能中午就吃完,否則要酌情減少或增加投喂量。也可按金魚的頭部大小計算投喂量。一齡金魚(當年金魚)按頭部大小相等的餌料投喂;二齡金魚按頭部大小的1/2量投喂;三齡金魚按頭部大小的1/3量投喂。總之,不論用什么方法,投喂量都應據金魚攝食情況、水溫、溶氧等具體情況酌情增減。
7.1.2植物性餌料
有豆腐、面條、飯粒、饅頭等,也有蕪萍、小浮萍、藻類,這類餌料含有大量纖維,較動物性餌料難消化,一般都是輔助投喂,每周2~3d投喂一次。
7.1.3人工配合餌料
在天然餌料不足的情況下,投喂營養成分全面的人工配合餌料。人工合成餌料的來源不受自然條件限制,供應有保證,并且可據實際需要適當添加各種藥物,防治魚病。投餌量以10~30min吃完為準,早春、秋末水溫低、吃食時間延長到1h左右吃完為宜。
7.2投喂時間及投喂方式
投喂時間最好選擇金魚吃食旺盛時,而金魚一天中食欲最旺盛時間必須是水中溶氧高而且是適溫情況下,一般4—9月份在07:00左右,10月到次年3月份在中午前后。
投喂方式:一般一天1~2次,多投活餌,防止金魚因貪食而脹死,投餌宜多樣化,不要長期只喂某一種餌料,宜將動、植物性餌料合理搭配,防止營養缺乏。
8清污與換水方法、時間不合理
往往3~4d甚至7~8d不清污、不換水,加水過急、過猛,換水量忽多忽少,造成水環境不穩定,引起金魚不適而發病死亡。
這兩只水泡金魚個性不?給起個啥名字好呢?
8.1清污與換水方法
先用柔軟的紗布輕輕將魚缸的水攪動2~3圈,待缸底殘餌、糞便等污物集中沉積,再用塑料軟管吸出缸底污物及部分污水,然后注入新水,注意動作要輕、慢、穩,不能用力攪動池水避免產生壓力損傷魚體的內部組織。加注新水時水流要慢、小,避免過急、過大沖擊損傷魚體,注水管平放缸底,管口朝向缸壁,緩緩注入。
8.2換水時間
高溫季節一般每天在太陽下山后換水或注水一次。低溫寒冷季節換水必須在下午兩點開始五點以前結束,且應選擇好天氣進行,視缸內水質狀況確定是否換水,水呈黃色或粉灰色時發臭、腥酸就要換水,水質好冬季可以不換或少換。注意換水不易過勤,否則金魚會退色,方法不當會造成魚病。冷季換水次數通常是:10—12月,5~7d一次;1—2月,1次/月;2—3月,1次/周。
8.3換水量、水溫
水質惡化時必須全換,4—9月,吸底清污吸出約1/2~1/3,其余月份吸出1/3~1/4,然后注入等量新水。新水水溫:在寒冷季節要比原缸水高1℃左右,炎熱季節要比原缸水溫低1℃,原則上換水不引起水溫變動。徹底換水時應刷洗缸壁、缸底,清除缸壁、缸底的綠藻、苔毛等,但陶質容器或水泥池壁的青苔絨底不要清除,只刷去表面雜質粘結的舊苔糙絨長毛,清除苔面上的粘液,保護好苔底。厚厚的青苔絨壁有利于金魚生息,白天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并且可保護金魚不被擦傷;還能調節水溫,同時美化金魚游動環境。
9疾病防治措施不利
有些飼養者往往認為魚沒病不必消毒,不必用藥,任水質自然發展,平時定期喂藥餌、定期水體魚體消毒是多此一舉,等到發病不隔離也不用藥,認為病魚過幾天就會自然痊愈,甚至認為療程內連續用藥是錯誤的,能藥死魚等等,這些情況說明飼養者缺乏專業知識,盲目管理,勢必造成金魚死亡。疾病防治要遵循“無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方針。
9.1魚體消毒
新買回的金魚以及每次徹底換水時都應進行魚體消毒,據魚體表病原體種類選定藥物,通常有以下幾種藥物:(1)用3%~5%的食鹽水浸洗5~10min;(2)用10mg/L的漂白粉浸洗10min;(3)2-3mg/L的呋喃西林溶液藥浴10min;(4)10mg/L高錳酸鉀溶液藥浴5~10min;(5)3~5mg/L的呋喃唑酮藥浴2h;(6)8mg/L的硫酸銅溶液藥浴20min。
9.2水體消毒
(1)殺菌:每10~15d潑灑一次生石灰,使魚缸水成15~20mg/L的濃度;也可用lmg/L漂白粉或0.3mg/L的強氯精;平時可在魚缸中放微量食鹽(1/5000—1/10000),對控制和降低魚病發生率有較大作用,尤其對水霉病和粘球菌的防治療效更為顯著。(2)殺蟲: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0.7mg/L,90%晶體敵百蟲0.2mg/L,滅蟲靈0.5mg/L。
9.3魚缸、用具都應經常消毒
9.4隔離控制
經常細心觀察,金魚一旦發病必須立即隔離,以防傳播、蔓延。隔離病魚使用的工具要嚴格消毒并分開使用,掩埋、銷毀死魚,取出未死或剛死的病魚診斷,找出病原體、病因,確定治療方案,采取積極的治療措施。
給金魚治療的時候,需要好好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