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四大淡水名魚是松江鱸、黃河鯉、興凱湖鲌、松花江鱖,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
松江鱸和松花江鱖一般都是生長在淡水河川區域,黃河鯉如其名生長在黃河,興凱湖鲌則生長在黑龍江密山。
松江鱸魚(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頭扁平,向后漸側扁。頭部有棱無棘,前鰓蓋骨有4棘,上棘最大,上彎。背鰭連續,有一深凹。口大,上頜略長。頜骨、犁骨及腭骨均具絨毛狀齒群。胸鰭下部鰭條不分支。腹鰭Ⅰ-4。鰓膜上有兩橙色斜紋,酷似2片鰓葉,故有“四鰓鱸”之稱。為近岸淺海魚類,一般在與海相通的淡水河川區域生長育肥,性成熟后,降河入海產卵,幼魚回到淡水河川中生活。黃、渤海和東海均有分布,為名貴的食用魚類。
黃河鯉,自古就有“豈其食魚,必河之鯉”、“洛鯉伊魴,貴如牛羊”之說,向為食之上品。黃河鯉還以其肉質細嫩鮮美,金鱗赤尾、體型梭長的優美形態,馳名中外,是的寶貴魚類資源。鯉魚跳龍門的傳說,幾乎是家喻戶曉。白居易等古代詩人都曾為其寫詩作賦,稱其為“龍魚”。民間流傳有“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拌凡魚”等美好詩句。
興凱湖鲌色白如玉,個頭重達七八斤,體形頎長,鰭尾發達,以善游著稱。大白魚和烏蘇里江中的鮭魚,綏芬河中的灘頭魚并稱“邊寒三珍”。
松花江鱖是中國特產的一種食用淡水魚,體側上部呈青黃色或橄褐色,有許多不規則暗棕色或黑色斑點和斑塊,腹部灰白,背部隆起,口較大,下頜突出,背鰭一個,魚鱗細小、呈圓形,性兇猛,肉食性。
四大淡水名魚肉質鮮嫩營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