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巴上有夾子的蟲子是耳夾子蟲,學名是蠼螋,是一個小昆蟲,一般經常出現在廚房和廁所。
蠼螋,為不完全變態類的昆蟲,英文名earwigs,因此有人深信它們會爬入人耳中,但事實上不常發生。體長約小于一厘米到五厘米不等,腹部伸縮自如,末端有由尾毛特化成的尾鉗,雌蟲尾鉗平直,雄蟲彎曲,生長在土壤中,落葉堆或巖石下,食性雜食。
此類昆蟲具有高度母愛,雌蟲會不時將卵表面清理干凈,避免卵受真菌危害,甚至照顧幼蟲至離巢蠼螋與人類關系不很密切,少數種類危害花卉、貯糧、貯藏果品、家蠶及新鮮昆蟲標本,有的種類是蝙蝠和鼠的體外寄生者。革翅目一般喜夜間活動,白天常隱藏在土壤、石塊、枯枝、垃圾下。
蠼螋腹部第3、4節的腺褶能分泌特殊的臭氣驅敵。尾鋏是防御的有力武器,受驚嚇時,常反舉腹部,張開雙鋏,以示威嚇狀,而遇勁敵則往往裝死不動。雌蟲有護卵育幼的特殊習性。
雌蠼螋會護卵如母雞,有時還會捕捉小蟲餵食若蟲,直到若蟲成長后才離開,在昆蟲世界里,蠼螋多為雜食或肉食種類,多半生浩在樹皮縫隙,枯朽腐木中或落葉堆下,性喜潮濕陰暗,許多種類習慣夜行,并有趨光飛行的習慣。
本目昆蟲多為夜行性,白天伏于土壤中、石塊下、樹皮上、雜草間。雖有翅,但很少飛翔。少數種類有趨光性。多為雜食性,某些種類寄生于其他動物,如鼠螋科的種類為嚙齒類的外寄生生物。有些種類能捕食葉蟬、吹綿蚧以及潛葉性鐵甲、灰翅夜蛾、斜紋夜蛾等的幼蟲。
體長4-35毫米。體狹長,略扁平。頭扁寬,觸角絲狀,無單眼,口器咀嚼式。前胸背板發達,方形或長方形。體表革質,有光澤。有翅或無翅。有翅則前翅特化為極小的革翅;后翅大,膜質,扇形或略呈圓形,休息時縱橫折疊在前翅下,但常露出前翅外。尾須呈鋏狀。無產卵器。
蠼螋因為尾巴上有夾子,也常被人稱為剪刀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