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鸚鵡是鸚形目鸚鵡科的鳥類,又名嬌鳳、彩鳳、阿蘇兒、鸚哥等,屬小型攀禽品種,原產于澳大利亞的內陸地區,野生的虎皮鸚鵡棲息于林緣、草地等處,結群活動。它們以植物種子等為食,巢于樹洞中,每窩產卵4-8枚,孵化期為18天,繁殖期為6-1月。
虎皮鸚鵡羽毛顏色光艷,全身羽毛由黃、黑、綠、藍、青等七種不同的顏色組成,給人一種鮮而不艷,美而不俗的舒適感。性情活潑且叫聲清脆、天真可愛、易于馴養,在我國是大眾鳥友最喜歡的鳥種之一。
虎皮鸚鵡體長16~18厘米,體重35克。前額、臉部黃色。頰部有紫藍色斑點。上體密布黃色和黑色相間的細條紋。腰部、下體綠色。喉部有黑色的小斑點。尾羽綠藍色。虹膜白色。嘴灰色。腳灰藍色。雄鳥鼻包為淡藍色,雌鳥為肉色。
成年鳥頭頂較圓平,嘴殼較強大,上嘴殼基部為蠟膜覆蓋,上嘴殼彎曲如鉤狀;體羽色彩艷麗多變,常見色有黃、綠、藍、白、藍綠、淺黃等色,因頭、頸及背部的羽色中多具有黑色或暗褐色橫紋,而得名虎皮鸚鵡。
腿部比較短,足趾為對趾型,第二三趾向前,第一四趾向后,適宜在枝頭攀緣。更適宜握物和取食。
原始種鳥體為黃綠色;頭部后方、頸部兩側、背部上方和翅膀覆羽為淺棕色,每片羽毛均帶有黃色和黑色;喉嚨和面部為黃色;臉頰下方帶有不同程度的藍紫色,喉嚨部分有3個黑色點狀;胸部羽毛帶有細窄的黑邊。主要飛行羽覆羽為淺藍色;飛行羽為灰綠色并帶有淺色的條紋;內側灰色并且帶有白色的斑紋;尾巴上方中央的羽毛為藍綠色,尖端黑色,內側黑色。鳥喙橄欖黃色,蠟膜藍色;虹膜白色。
虎皮鸚鵡人工培育的品種很多,主要從體羽的顏色上區分,一般可分為波紋型虎皮鸚鵡、淡色型虎皮鸚鵡、玉頭型虎皮鸚鵡、白化型虎皮鸚鵡、黃化型虎皮鸚鵡這五種類型。